[实用新型]一种隔声屏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9220.7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2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宋家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三板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城市道路及桥梁交通噪音屏蔽的装置,具体是一种隔声屏障。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和交通干线的发展,噪音的污染以及危害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被列为当今世界的四大环境污染之一,自从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已将噪音污染的防治纳入政府工作中,并采用相应的防治对策以及控制措施,使得噪音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诸多噪声控制措施中,声屏障是控制噪音工程中的一种主要的措施。但是现在普通的声屏障,结构简单,隔音吸音的效果有限,同时屏障为密闭不透光结构,使得行驶车辆的视线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隔音效果的隔声屏障,其结构简单,透光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至少两个钢立柱及安装于两个钢立柱之间的隔音体,还包括安装于钢立柱上端用于固定隔音体的U形钢扣板,所述钢立柱包括下部的竖直部及上部的弧形部,所述隔音体包括由下而上依次顺序安装的下吸声板、隔声板及上吸声板,所述隔声板由透明PC板及铝合金边框组成,所述下吸声板、上吸声板内填充有消音材料,所述下吸声板、上吸声板表面分别设有吸声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立柱为H型钢立柱。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吸声板、上吸声板的表面分别设有若干遮挡板,所述吸声孔均被这些遮挡板遮盖。
进一步的,所述的消音材料为玻璃棉。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两钢立柱与上端的U形钢扣板组成一个框架,隔音体直接安装在框架内即可,方便安装、拆卸及维护,隔音组件采用隔声板与吸声板的结合可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隔音体的中间使用透明的反射型隔声板,能有效地中断声波的传播途径,同时也为司机和居民提供一个开阔的视野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吸声板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道路及桥梁隔音装置,包括固定于防撞护栏1上的至少两个钢立柱2及安装于两个钢立柱2之间的隔音体,钢立柱2为H型钢立柱,钢立,2包括下部的竖直部21及上部的弧形部22,钢立柱2通过螺丝(高强螺栓钻孔)固定在路边的防撞护栏1上方,两个钢立柱2之间的安装距离可根据隔音组件的尺寸规格而定,还包括安装于钢立柱2上端用于固定隔音体的U形钢扣板7。
隔音体包括由下而上依次顺序安装的下吸声板3、隔声板4及上吸声板6,隔声板由透明PC板及铝合金边框5组成,声屏障的隔声板选用透明PC板,透明度95%,作用是透明采光、保证视线开阔、避免造成驾驶员视觉疲劳能,而且有效地中断声波的传播途径,同时也为司机和居民提供一个开阔的视野环境。选用透明PC板有较好的采光和视野,重量较轻(10~20kg/m2),有足够的强度,寿命长能使用15年以上。铝合金边框5不光起到隔声板与上下吸声板的紧固作用,还可以防止噪音从隔声板与上下吸声板之间的间隙渗漏,影响隔音体的隔音效果。
所述下吸声板3、上吸声板6内填充有消音材料,其表面上还分别设有吸声孔(图未示),下吸声板3和上吸声板6的表面上还分别设有若干遮挡板8,所述吸声孔均被这些遮挡板8遮盖,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消音材料为玻璃棉,采用该材料制成的吸声板吸声系数高,经测试,其吸声系数可达0.75-0.95,隔声量可达32-33.6d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三板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市三板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9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