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电子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1766.6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7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侯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唯昂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225 | 分类号: | G01N23/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电子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器,尤其是一种二次电子检测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检测器中,由高电压而被吸引至闪烁体附近的二次电子的一部分会被环状电极吸收。因此,闪烁体的二次电子的检测量会减少,无法获得充分的信号杂讯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二次电子检测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次电子检测器,包括:闪烁体,吸收二次电子并转换为光;导光体与闪烁体连接;以及光电转换装置,将闪烁体导出的光转换为电子后放大,且闪烁体包括:基板,配置于上述导光体上;导电膜设置于基板上,发光膜设置于导电膜上,闪烁体还包括配线,配线与上述导电膜连接。
导电膜是透明氧化物。
上述光电转换装置是光电倍增管或半导体受光元件。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抑制自试样表面发出的二次电子的检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概略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概略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子束装置包括镜筒部10及试样室18。镜筒部10包括产生电子束(一次带电粒子)EB的电子枪12、以及将电子束EB照射至安装在试样室18内的试样16的电子光学系统14。电子光学系统14中含有聚焦透镜(focusing lens)、扫描线圈(scannina coil、)、物镜(objective lens)等。试样室l 8中设置对二次电子SE进行检测的二次电子检测器20。如图2所示,二次电子检测器20包括闪烁体22、导光体24以及光电转换装置26。闪烁体22吸收自照射了电子束EB的试样16表面所发出的二次电子SE后将二次电子SE转换为光。导光体24使经转换的光穿透PMT26。光电转换装置26将通过导光体24而导出的光转换为电子后放大,以生成电信号。作为光电转换装置26,可使用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或光电二极体(photo diode)、光电晶体(phototransistor)等半导体受光元件等。如图2及图3所示,闪烁体22包括配置于导光体24上的厚度为100μm左右的基板2、置于基板2上的厚度10nm~lμm左右的导电膜4、以及设置于导电膜4上的厚度为l0nm~l00nm左右的发光膜6。由二次电子SE的射入而由发光膜6所发出的光,穿透导电膜4及基板2后射入至导光体24。于发光膜6的外缘部的一部分设置使导电膜4露出的多个连接部8。连接部8与配线28连接,该配线28将用以吸引二次电子的电压供给至导电膜4。作为导电膜4,可使用对由发光膜6所发出的光为透明的氧化锌、氧化钛等的透明氧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唯昂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唯昂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17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粘线圈加热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体化安全检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