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连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3570.0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7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江惠雪;徐佥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子连接器结构,特别指一种利用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多个第二导电端子、一绝缘壳体及一金属壳体组合设计而成的电子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对于电子装置的需求有体积极小化及功能极大化的趋势,因此电子装置对于电子零件也要求必须更有效率地利用该电子装置的组装空间,亦即,对于高密度电子零件的需求日益增加。一般高密度电连接器经常忽略提升电连接器的制造效率,请同参第8及图9所示,该图是中国台湾第M344636号专利,其所揭露为一种高密度电连接器结构,该专利所揭露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各该导电端子A至少延伸有一对第一干涉翼C及一对第二干涉翼B,各该导电端子A之该第一干涉翼C分别朝向各该容置通道D的该支撑面延伸,且各该导电端子A的该第二干涉翼B分别朝背离各该容置通道D的该支撑面方向延伸。
在上述中国台湾第M344636号专利所揭露的技术中,高密度电连接器于运用时,因功能性的不同导致各该导电端子A的配置也会有所差异,请同参图9所示,该高密度电连接器因功能上的需求,须将各该导电端子A相互对应并排列,如此之下,造成生产线组装手续繁琐,且各该导电端子A特殊之设计,亦使得制造与加工程序繁多而不利于自动化大规模生产,因此有必要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连接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利用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多个第二导电端子、一绝缘壳体及一金属壳体组合设计而成之电子连接器结构,使本实用新型达到产品结构简单化及降低生产成本之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连接器结构,与一对接连接器及一线缆电性连接,其包含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多个第二导电端子、一绝缘壳体及一金属壳体。该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一尾端部及二第一接触部,其中该多个接触部分别电性连接该对接连接器,该第一尾端部电性连接该线缆。该多个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二尾端部及一第二接触部,其中该第二接触部电性连接该对接连接器,该第二尾端部电性连接该线缆。该绝缘壳体具有多个端子槽分别收容该多个第一导电端子及该多个第二导电端子,而该金属壳体大致包覆该绝缘壳体外。
优选地,该第一尾端部及该第二尾端部分别具有至少一凸设部与该绝缘壳体干涉。
优选地,该第一尾端部呈U型,且该凸设部是设于该尾端部的U型侧柄。
优选地,该凸设部为三角凸块。
优选地,该绝缘壳体具有多个凹设部,且该多个凹设部分别与对应的该多个端子槽相连通,而该多个第一导电端子的该凸设部及该多个第二导电端子的该凸设部,分别与对应的该多个凹设部相互卡合。
优选地,该绝缘壳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且该多个凹设部分别设于该第一表面。
优选地,该绝缘壳体具有一第一表面及相对应的一第二表面,其中该多个凹设部分别对应设于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
优选地,该绝缘壳体具有一对接部,且该对接部相背离的两表面分别具有一凹槽区。
优选地,具有一对金属垂片组分别附着于该凹槽区,且该金属垂片组与该金属壳体电性连接。
优选地,具有一对贴片组分别附着于该凹槽区。
优选地,该贴片组为聚脂膜。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惟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连接器结构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连接器结构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连接器结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连接器结构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连接器结构实施例的部分元件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连接器结构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连接器结构实施例的部分元件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M344636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M344636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3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记本网络接口与笔记本电脑
- 下一篇:一种太赫兹圆极化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