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蒸汽发生器的台体熨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3697.2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6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徐万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万群 |
主分类号: | D06F75/12 | 分类号: | D06F75/12;D06F7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林建军 |
地址: | 315324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发生器 熨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蒸汽发生器的台体熨斗。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有一种带蒸汽发生器的台体熨斗。其台体内有水箱、水泵、蒸汽发生器。熨斗上有一块熨斗底板。台体和熨斗这间通过一条汽管线相互连接。其工作原理为: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入蒸汽发生器加热成蒸汽,之后通过汽管将蒸汽送入熨斗上的熨烫底板,再次加热,最后喷出底板,实现熨斗的带蒸汽熨烫功能。
现有市场上的台体熨斗中蒸汽发生器安装在台体内,由于水在加热成蒸汽过程中会渗出一定量的水垢,渗出多少与水质有关,越硬的水质渗出越多,这此水垢就会不断的在蒸汽发生器内囤积,部份还会随蒸汽进入汽管。所以这类台体熨斗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使用时间长了,蒸汽发生器和汽管容易堵塞,且无法清理。直接导致整机工作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将蒸汽发生器安装在熨斗体内部,因此使得水箱内的不易产生水垢的常温水通过汽管,解决了水垢堵塞汽管的问题的带蒸汽发生器的台体熨斗。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蒸汽发生器的台体熨斗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水箱以及与所述水箱通过汽管相连通的熨斗体,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将所述水箱内的水抽出,水自所述汽管进入所述熨斗体,所述熨斗体包括一熨烫底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熨烫底板上的蒸汽发生器,进入所述熨斗体内的水在所述蒸汽发生器内形成水蒸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蒸汽发生器的台体熨斗还可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加热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加热壳体内的加热丝,所述加热壳体上具有一爆炸蒸汽腔,围绕所述爆炸蒸汽腔开设有循环蒸汽腔,进入所述蒸汽发生器内的水在所述爆炸蒸汽腔内形成水蒸气后流入所述循环蒸汽腔内。
所述爆炸蒸汽腔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爆炸蒸汽腔内产生的水蒸汽自所述开口流入循环蒸汽腔内,所述循环蒸汽腔内相对于所述开口开设有蒸汽出口,所述循环蒸汽腔内的水蒸气自所述蒸汽出口溢出。
所述爆炸蒸汽腔位于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挡水板。
所述加热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加热壳体的上方密封连接有蒸汽盖板,所述蒸汽盖板的边缘向下翻折形成翻边,所述翻边插入所述凹槽内形成密封结构。
所述水箱包括箱体以及卡接在所述箱体上的盖体,所述盖体上形成有凹腔,所述熨斗体放置在所述凹腔内。
所述凹腔内覆盖有一隔热板,所述隔热板通过一卡接件卡接在所述盖体上。
所述卡接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形成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隔热板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部上,所述盖体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接部上。
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放水口,所述盖体上位于所述放水口位置处铰接有一盖板。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蒸汽发生器的台体熨斗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蒸汽发生器安装在熨斗体内部,大大缩短了蒸汽运行路径,这样蒸汽从蒸汽发生器到熨烫底板后,熨烫底板不需要再次加热;这样就可以把熨烫底板温度设定为恒温底板,取消温度调温功能;
本实用新型将蒸汽发生器安装在熨斗体内部,因此使得水箱内的不易产生水垢的常温水通过汽管,解决了水垢堵塞汽管的问题,由于蒸汽发生器与熨斗底板直接连接,有效克服了原台体熨斗产生的蒸汽通过汽管过程中部份冷凝成水的可能;由于熨烫底板直接与加热壳体相连通,若爆炸蒸汽腔内的水流出加热壳体,则水滴会直接流出熨斗体外,因此设置挡水板有效的避免了这一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箱上设置的隔热板,在电熨斗使用完成后放置在水箱上,隔热板将处于高温状态下的熨烫底板与水箱进行隔离,防止高温的电熨斗对水箱造成烫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蒸汽发生器的台体熨斗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蒸汽发生器的台体熨斗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蒸汽发生器的台体熨斗中的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蒸汽发生器的台体熨斗中的加热壳体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蒸汽发生器的台体熨斗中的蒸汽发生器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带蒸汽发生器的台体熨斗中的水箱盖体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带蒸汽发生器的台体熨斗中的卡接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万群,未经徐万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36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部淀粉上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微型搓板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