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撬装微电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3964.6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1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徐乾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国盛环境保护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10043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撬装微 电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电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撬装微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Fe/C微电解反应装置是建在固定不动的污水处理厂(站),对Fe/C微电解反应塔的高度没有特别限制,通常情况下,较高的高度有利于停留时间和反应的顺利进行。对于处理规摸5m3/h以上,要想取得较好处理效果,其塔高不得低于6m。但是,在移动式的撬装上使用Fe/C电解工艺,由于运输和现场等因素的限制,对Fe/C反应塔的高度要限制在2.5m以下。因此,为了满足Fe/C微电解反应所需停留时间、接触反应充分以及移动撬装搬迁运输的方便等条件,特独创了“分体式撬装立体结构的微电解反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撬装微电解装置,在高效的Fe/C微电解填料以及Femon试剂等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催化氧化工艺,对钻井废水中的有机物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克服了其它的Fe/C工艺对钻井废水中的有机物COD去除率低(一般不超过50%)的缺陷;克服了移动撬装上进行Fe/C微电解反应受高度的限制和搬迁运输的不便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撬装微电解装置,包括包括塔体、两级反应塔、两级进水管和两级进气管,塔体内部都设置有两级反应塔、两级进水管和两级进气管,一级进水管通过提升泵与一级反应塔内的布水管相连,二级进水管与二级反应塔内的布水管相连;曝气风机分别通过一级进气主管和二级进气主管与一级反应塔、二级反应塔内的布气管相连;提升泵上设置有进水口,管道上设置有加药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两级反应塔内设置有填料支撑板,填料支撑板上设置有铁碳催化填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塔高度从6m或更高降至2.5m,能够在移动式的撬装上顺利进行Fe/C微电解反应,便于搬迁运输。
(2)、可使Fe/C微电解反应所需停留时间延长、接触反应更充分。
(3)、方便中途调节pH值,延长了微电解在酸性(pH值在4~6之间时反应效率较高)反应时间,使微电解反应更充分、更彻底。较传统的Fe/C微电解工艺其反应效率提20%以上。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分体式撬装微电解装置,包括包括塔体、两级反应塔、两级进水管和两级进气管,塔体1内部都设置有两级反应塔、两级进水管和两级进气管,一级进水管20通过提升泵19与一级反应塔2内的布水管10相连,二级进水管4与二级反应塔6内的布水管10相连;曝气风机8分别通过一级进气主管3和二级进气主管5与一级反应塔、二级反应塔内的布气管11相连;提升泵19上设置有进水口20,管道上设置有加药管21。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两级反应塔内设置有填料支撑板13,填料支撑板13上设置有铁碳催化填料层12,二级进水管4末端上方设置有出水管7。
本具体实施方式在高效的Fe/C微电解填料以及Femon试剂等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催化氧化工艺,对钻井废水中的有机物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克服了其它的Fe/C工艺对钻井废水中的有机物COD去除率低(一般不超过50%)的缺陷;克服了移动撬装上进行Fe/C微电解反应受高度的限制和搬迁运输的不便等缺陷。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塔高度从6m或更高降至2.5m,能够在移动式的撬装上顺利进行Fe/C微电解反应,便于搬迁运输。可使Fe/C微电解反应所需停留时间延长、接触反应更充分。方便中途调节pH值,延长了微电解在酸性(pH值在4~6之间时反应效率较高)反应时间,使微电解反应更充分、更彻底。较传统的Fe/C微电解工艺其反应效率提20%以上。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国盛环境保护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国盛环境保护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39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撬装电极防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盐废水分质回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