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陶瓷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4673.9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2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咚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李志强 |
地址: | 521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陶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保温陶瓷锅。
背景技术
人们用餐时食物容易变冷,特别是当天气较冷的时候,食物更容易冷却。目前,市场上的陶瓷锅一般包括一个陶瓷锅的锅体和一个外盖,而外盖上仅设有一个通气孔,这种结构的陶瓷锅加热比较慢,而且保温效果很不理想,既浪费能源,又不能保住食物的鲜度,使食物中很多营养成分分解丧失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保温陶瓷锅,保温效果好,水分流失少,能够较好地保住锅内食物的温度和鲜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保温陶瓷锅,包括锅体和用于盖合所述锅体的盖体,所述盖体内设有保温腔,所述保温腔内沿腔体布设有若干阻隔条,所述保温腔设置于所述盖体与锅体之间,保温腔底部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保温腔的内部通过所述若干通孔与所述锅体的内部连通。
该保温陶瓷锅直接在盖体内增设保温腔,烹饪时锅体内的蒸汽通过通孔进入保温腔,而保温腔内设有若干阻隔条,能够减少进入保温腔内的蒸汽的流动,则保温腔内的蒸汽不易流失,有利于保住食物的温度和鲜度。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腔与所述盖体分体成型,所述盖体底部设有向底部中心延伸的锁边,所述保温腔放置于所述盖体内并与所述锁边恰好紧配合固定。分体成型的结构设计,便于清洗保温腔,使用更灵活,当天气热时不需要保温,或者希望快速降温时,可以直接将保温腔取出。而这种紧配合固定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操作也方便。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温腔的形状结构与所述盖体的形状结构相配合固定。形状结构相互配合,不影响陶瓷锅盖体的使用,也不影响盖体的整体外观。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温腔的底部设有手孔,便于取出保温腔以清洗。
优选地,所述盖体的顶部设有提手,便于取放盖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保温陶瓷锅的结构简单,直接在盖体内增设保温腔,使蒸汽不易流失,有利于保住食物的温度和鲜度,同时也不会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该陶瓷锅的保温性能好,也能够加快食物的烹饪速度,从而节省能源,达到既健康又环保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温陶瓷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保温腔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保温陶瓷锅的实施例,包括锅体1和用于盖合锅体1的盖体2,盖体2的顶部设有提手3,盖体2内设有保温腔4,保温腔4内沿腔体布设有若干阻隔条5,保温腔4设置于盖体2与锅体1之间,如图2所示,保温腔4底部设有若干通孔6,保温腔4的内部通过若干通孔6与锅体1的内部连通。
为了便于清洗,本实施例的保温腔4与盖体2分体成型,盖体2底部设有向底部中心延伸的锁边(图未示),保温腔4放置于盖体2内并与锁边恰好紧配合固定。分体成型的结构设计,便于清洗保温腔4,使用更灵活,当天气热时不需要保温,或者希望快速降温时,可以直接将保温腔4取出。而这种紧配合固定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操作也方便。
其中,保温腔4的形状结构与盖体1的形状结构相配合固定。形状结构相互配合,不影响陶瓷锅盖体2的使用,也不影响盖体2的整体外观。此外,如图2所示,保温腔4的底部还设有手孔7,便于取出保温腔4以清洗。
该保温陶瓷锅直接在盖体2内增设保温腔4,烹饪时锅体1内的蒸汽通过通孔6进入保温腔4,而保温腔4内设有若干阻隔条5,能够减少进入保温腔4内的蒸汽的流动,则保温腔4内的蒸汽不易流失,有利于保住食物的温度和鲜度。
本实施例保温陶瓷锅的结构简单,直接在盖体内增设保温腔,使蒸汽不易流失,有利于保住食物的温度和鲜度,同时也不会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该陶瓷锅的保温性能好,也能够加快食物的烹饪速度,从而节省能源,达到既健康又环保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咚,未经李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46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