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锅底部防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4690.2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2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咚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李志强 |
地址: | 521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锅底 部防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陶瓷锅底部防烫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瓷锅在炖食物或煲汤后,为了保证能及时喝到暖热的汤水食物,一般需要取出放至桌面。但是,锅内的食物达到很高的温度时,陶瓷锅锅体本身也一定会很烫,而现有的陶瓷锅锅底一般都是平的,有的锅底有设置一圈凸起,但也不能很好地达到隔热效果,因此,当把陶瓷锅取出放置在桌面时必定会烫坏烫损桌面垫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陶瓷锅底部防烫结构,防烫效果好,防止桌面被烫损烫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陶瓷锅底部防烫结构,包括锅体和设置于所述锅体底部的锅底,所述锅底周边环形布设有网状隔热条和包边,所述包边设置于所述网状隔热条的最外围。
优选地,所述包边的最底端与所述网状隔热条的最底端在同一平面内。在保证做到较佳的隔热效果的同时,能够保证锅底的水平,放置在桌面或地面也能够保证平稳不晃动。此外,包边与网状隔热条也能够共同支撑陶瓷锅整体,增加底部防烫结构的支撑力。
优选地,所述包边和所述网状隔热条的纵向高度为1~2cm。经过大量的试验证明,包边和所述网状隔热条的纵向高度做成1~2cm,既能够达到较佳的防烫效果,也节省材料,制作起来也更加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陶瓷锅底部防烫结构通过在锅底底部设置隔热结构,即设置网状隔热条和包边在锅底的周边部分,既不影响锅底与热源接触加热,也有利于陶瓷锅隔热防烫放置。网状隔热条之间能够充分达到散热的效果,而包边则能够遮挡底部的网状结构,使陶瓷锅整体看起来更加美观和谐。该陶瓷锅底部防烫结构的防烫效果好,防止桌面被烫损烫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陶瓷锅底部防烫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锅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陶瓷锅底部防烫结构的实施例,包括锅体1和设置于锅体1底部的锅底2,锅底2周边环形布设有网状隔热条3和包边4,包边4设置于网状隔热条3的最外围。
本实施例中,包边4的最底端与网状隔热条3的最底端在同一平面内。在保证做到较佳的隔热效果的同时,能够保证锅底3的水平,放置在桌面或地面也能够保证平稳不晃动。此外,包边4与网状隔热条3也能够共同支撑陶瓷锅整体,增加底部防烫结构的支撑力。
如图1所示,包边4和网状隔热条3的纵向高度h为1.5cm。经过大量的试验证明,包边4和网状隔热条3的纵向高度h做成1~2cm,既能够达到较佳的防烫效果,也节省材料,制作起来也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陶瓷锅底部防烫结构通过在锅底2底部设置隔热结构,即设置网状隔热条3和包边4在锅底3的周边部分,既不影响锅底2与热源接触加热,也有利于陶瓷锅隔热防烫放置。网状隔热条3之间能够充分达到散热的效果,而包边则能够遮挡底部的网状结构,使陶瓷锅整体看起来更加美观和谐。该陶瓷锅底部防烫结构的防烫效果好,防止桌面被烫损烫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咚,未经李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46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清洗不粘陶瓷锅
- 下一篇:一种新型洁净陶瓷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