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咖啡机的磨豆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6576.3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2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路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2 | 分类号: | A47J31/4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宇琛 |
地址: | 31510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咖啡机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咖啡机的零部件,具体讲是一种咖啡机的磨豆部件。
背景技术
咖啡机壳体内设有将咖啡豆搅拌研磨成豆粉的磨豆部件。现有技术的咖啡机的磨豆部件包括上大下小的大致呈锥形的料斗101、盖板102、保护套筒103、牛角拨叉104、刀头105、刀套106、甩粉盘107和经电动机带动的主轴108;料斗101和刀套106均与咖啡机的壳体固定,主轴108也经轴承安装在咖啡机壳体内;料斗101的出料口位于料斗101底部,盖板102位于出料口上方且盖板102经多条连接筋109与料斗101的斜侧壁固定,出料口经保护套筒103与刀套106连通,牛角拨叉104位于保护套筒103的筒腔内且牛角拨叉104与主轴108固定,刀头105为上小下大的圆台体,刀头105位于刀套106的中心孔内且刀头105与主轴108固定,甩粉盘107位于刀头105下方且与主轴108固定。
该咖啡机的磨豆部件的工作过程为:将咖啡豆堆放在料斗内,咖啡豆下落到出料口,从盖板与料斗斜侧壁之间的缝隙内进入保护套筒,此时,牛角拨叉旋转,不断将出料口与保护套筒连接处的咖啡豆搅拌,使得咖啡豆继续下落到刀套与刀头之间的缝隙内,进而被旋转的刀头研磨粉碎成咖啡豆粉,最后从刀套与刀头之间的缝隙下落到旋转的甩粉盘上向四周甩出。
现有技术的咖啡机的磨豆部件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即咖啡豆下料过程很不顺畅,极易堵塞。造成该状况的原因是,料斗的出料口附近截面积逐渐递减,盖板与料斗斜侧壁之间的缝隙比较窄、截面积小,而连接盖板的加强筋的存在进一步减小了出料口缝隙的通道面积、拦挡了咖啡豆下料,加剧了堵塞;况且牛角拨叉的两个牛角均朝着该缝隙上翘,故牛角拨叉旋转时会产生一个较大的朝向出料口缝隙方向的向上的作用力,进一步加剧了咖啡豆的堵塞。但即便如此,又不可能不设置盖板,否则咖啡豆下料过快,刀套内的咖啡豆的量超出刀头研磨量会造成更严重的堵塞,同样也不能不设置牛角拨叉,否则咖啡豆直接就堆积在盖板与料斗斜侧壁之间的缝隙内更容易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得咖啡豆下料更顺畅、降低咖啡豆堵塞概率的咖啡机的磨豆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咖啡机的磨豆部件,它包括料斗、盖板、保护套筒、刀头、刀套、甩粉盘和经电动机带动的主轴;料斗和刀套均与咖啡机的壳体固定,主轴也经轴承安装在咖啡机壳体内;料斗的出料口位于料斗底部,盖板位于出料口上方,出料口经保护套筒与刀套连通,刀头位于刀套的第一中心孔内且刀头与主轴固定,甩粉盘位于刀头下方且与主轴固定;
主轴顶端固定有一根连接轴,连接轴的外圆周面设有外螺纹,连接轴顶端与盖板固定;
盖板包括盖体,盖体的上表面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条用于将咖啡豆向外拨动的第一拨动筋;盖体的下表面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条用于将咖啡豆向内拨动的第二拨动筋;第二拨动筋的长度大于第一拨动筋的长度。
该咖啡机的磨豆部件的工作过程为:将咖啡豆堆放在料斗内,咖啡豆下落到出料口附近,驱动电动机经主轴带动刀头、连接轴外螺纹和盖板旋转,位于出料口附近的咖啡豆多数堆积在盖板上,少数落在盖板与料斗斜侧壁之间的缝隙内,为便于描述将该缝隙定义为出料口缝隙,盖板上表面的第一拨动筋旋转会将堆积在盖板上的咖啡豆向出料口缝隙推移,然后经缝隙落到保护套内,再由盖板下表面的第二拨动筋将出料口缝隙处的豆子向中间推移,便于豆子在保护套内下落,同时由保护套内旋转的连接轴的外螺纹搅动,落到刀套的第一中心孔内,被刀头研磨粉碎成豆粉,从刀头与刀套之间的缝隙下落到甩粉盘,最终被旋转的甩粉盘甩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路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路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65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烤箱
- 下一篇:用于识别浓缩咖啡机的过滤器保持器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