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环扣的吸油棉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6835.2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1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8;C02F1/28;C02F1/4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环 棉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领域,尤其是一种带环扣的吸油棉条。
背景技术
吸油棉条作为主要的吸油产品之一,适用于大面积或多容量的泄漏使用,可先使用吸油棉来圈定泄漏范围并逐渐缩小泄漏范围。根据实际泄漏面积,选择适宜长度的吸油棉条,圈定时要确使棉条两端的接点重叠,形成泄漏物的强大屏障。然而,由于传统的吸油棉缺少固定结构,由吸油棉圈定的泄露区域有可能会被泄露区域内的油污冲刷而进一步扩大,此外,单个吸油棉长度有限,实际使用中经常需要多个吸油棉首尾相连来圈定泄露区域,吸油棉首尾两端缺少固定结构将使得多个吸油棉结合使用时,油污从吸油棉结合的地方流出,影响吸油效果,造成污染。
此外,传统的吸油棉条多数只是对油进行吸收,吸收的油连同吸油产品一起丢弃,造成了油的浪费。
凝油剂能够将溢油快速凝结成固体或半固体块状,漂浮于水面便于机械打捞,它具有有效抑制油的扩散、毒性低、凝结油便于回收等优点,吸油产品与凝油剂有机的结合,可以显著提升油的再利用率,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
此外,传统的用于吸油棉条的吸油材料大多外表面光滑平整,这类吸油材料在吸油时,与油份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吸油速率慢,使得含油污水的治理时间延长,不满足工业对于油污快速大量吸附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环扣的吸油棉条,该棉条包括棉条带,沿棉条长度方向的若干固定环和活动环,通过活动环将具有固定环的部分连接,从而一个棉条可以圈定多个范围,也可以用于多个棉条首尾相连。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环扣的吸油棉条,包括棉条带,固定环和活动环,棉条带内部设置有滤油网,所述棉条带和滤油网构成双层结构,所述棉条带和滤油网中间空间填充丝状高分子吸油材料,所述滤油网所包围空间填充含有凝油剂和吸油剂的复合型溢油治理材料;
棉条带首尾各设置有一个固定环,沿棉条长度方向中间均匀分布有若干固定环,活动环与固定环连接,所述活动环为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棉条带包括双层结构,外层为由无纺布过滤棉层,内层为活性炭层。
优选的,所述双层结构通过超声波封压结合,超声波压点为正六边形,压点的压实面积占总面积的2~2.5%。
优选的,所述复合型溢油治理材料中的凝油剂为一种苯乙烯-丁烯嵌段共聚物,所述所述复合型溢油治理材料中的吸油剂为苄叉山梨糖醇类吸油凝胶。
优选的,所述高分子吸油材料为丝状高吸油性凝胶,所述高吸油性凝胶的亲油基将吸附油脂并将油脂贮存在所述凝胶内部的网络空间中,所述凝胶表面有形状和深度不规则孔腔或裂槽,所述空腔或裂槽在凝胶表面分布不规则。
优选的,所述高分子吸油材料纤维直径为10-40μm。
优选的,吸油棉条固定环个数为2-7个,活动环个数为1-3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环扣的吸油棉条,该棉条包括棉条带,沿棉条长度方向的若干固定环和活动环,通过活动环将具有固定环的部分连接,从而一个棉条可以圈定多个范围,也可以用于多个棉条首尾相连。此外,本实用新型具有棉条带和滤油网构成双层结构,具有吸油和凝油的双重功能;棉条带包括由无纺布过滤棉层和活性炭层构成的双层结构,利用活性炭层发达的孔隙结构,构成一个强大吸附力场,提升吸油速度;内部填充的高分子吸油材表面有孔腔或裂槽,这样吸油材料在与油份接触时的表面积增大,在保证高吸油率的同时提升了吸油速率,减小废油吸收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吸油棉条横截面示意图;
图2吸油棉示意图;
图3高分子吸油材料微观示意图。
图中:1-无纺布过滤棉层,2-活性炭层,3-滤油网,4-固定环,5-活动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环扣的吸油棉条,如图2所示,包括棉条带,固定环和活动环。如图1所示,棉条带内部设置有滤油网3,所述棉条带和滤油网3构成双层结构,所述棉条带和滤油网3中间空间填充丝状高分子吸油材料,所述滤油网3所包围空间填充含有凝油剂和吸油剂的复合型溢油治理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6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末涂料凹凸曲面型压片破碎机
- 下一篇:一种投料防护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