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密闭温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6948.2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0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丁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23/24 | 分类号: | G05D23/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秦雪梅;谢伟 |
地址: | 5106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密闭 温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电磁干扰的新型密闭温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对密闭空间的加热及保温装置,使对温度敏感的元件与器件所处空间的温度能够稳定在一个波动很小的范围内。
背景技术
电容器、电阻器和电感器等元器件在电器设备以及各种电子线路中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元件。其中,阻抗标准器件是为了保证电容器、电阻器和电感器单位量值保持一致而特制的标准器,常用在各种测量电路中,作为阻抗的标准量具,因此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的阻抗标准器作为一种精密计量标准,在各级计量机构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需求。
环境因素是影响标准器具尤其是阻抗标准器测试校准时准确度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环境温度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阻抗标准器的性能一般和它构成的材料的温度系数有关,例如,电容电介质的介电性能、电阻器的阻值稳定性都和它们的温度系数相关,所以要使阻抗标准器达到很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其所处环境温度必须控制在一个相对比较恒定的范围内。同时,外部空气湿度和电磁干扰等也是影响标准器精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外界因素,所以控温的同时也要消除外部水汽和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来提升标准器的准确度和长期稳定性。
请参看图5,一种用于标准器的恒温装置,其由内到外依次是均温层1-1、加热层1-2、保温层1-3、正空层1-4、纳米陶瓷保温层1-5、外泡沫保温层1-6和金属外壳1-7构成。标准电容器1-8置于该恒温装置中,消除外部环境温度变化对电容器容量的影响。然而,该恒温装置只是针对特定的标准电容器而设计,且该恒温装置虽然能够得到一个很精准的内部温度环境,但是它内部 材料的绝缘性能都影响着标准电容器量值的准确度,如金属均热层以里的空间环境、标准电容器与金属均热层之间也未设置有相应的绝缘层等。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环境温度、湿度和电磁干扰等因素对阻抗标准器阻抗参量的影响并能够精确控制内部器件环境温度的新型密闭温控装置。
新型密闭温控装置包括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包括由多层不同材料包围形成用于放置标准器具的恒温内槽,所述恒温内槽内充满空气,且所述恒温内槽侧壁由内到外依次为绝缘层、金属导热层,加热层以及绝热保温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导热层背向所述绝缘层的表面均绕上加热金属丝,从而构成了包裹于所述金属导热层外的所述加热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热保温层通过采用泡沫将所述加热层及以内各层包裹起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所述温控模块装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及盖体,所述盖体盖合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共同安装形成一个密闭腔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接口,所述标准器具置于所述恒温内槽内并通过金属引线与所述接口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为一端开口的中空柱状,其包括底壁及由所述底壁四周的边缘朝一侧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盖体套装于所述底座呈开口的一端;所述侧壁与所述盖体相互连接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供对应固定件穿过的若干穿孔;所述底壁上开设有若干供对应固定件穿过的固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口为用于所述金属引线与外部引线连接的SMA转接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引线与所述金属导热层及所述加热层之 间放入一对绝缘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由不锈钢加工制成,且其外表面上涂有一层常温型太空节能隔热保温涂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恒温内槽内置有用于测量所述恒温内槽温度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导线通孔,所述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及所述加热金属丝分别通过导线通孔连接密闭温控装置外部的电路板及相关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中恒温内槽通过金属导热层及绝缘层来密封,通过控制加热层的金属丝的发热来产生热量,通过金属导热层、聚四氟乙烯绝缘层及空气层来导热,通过外面的泡沫绝热保温层及壳体的保温涂料减少热量散失;如此能够为阻抗标准器具提供一个温度恒定的抗电磁干扰的密闭环境,减小了环境温度变化及其它因素对阻抗参量的影响,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标准器量值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闭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密闭温控装置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密闭温控装置中温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密闭温控装置中温控模块的分层示意图;
图5为一种恒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未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6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汇控柜
- 下一篇:一种带滞回控制的温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