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独立悬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7866.X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3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彬;梁赞彪;易文武;韦世宽;覃彤;黄冰西;陆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森宝电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张锋 |
地址: | 530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独立 悬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挂装置,具体是一种卧式独立悬挂装置,主要用于电动汽车、电动摩车等车辆前后桥的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设置有悬挂系统,在驾驶过程中,通过缓冲从道路传递到车桥( axle)的冲击或振动来增强驾驶舒适感。目前大多数轿车的前后悬挂都采用了独立悬挂的形式,并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独立悬挂的车轴分成两段,每只车轮用螺旋弹簧独立地安装在车架弯管下面,这样当一边车轮发生跳动时,另一边车轮不受波及,车身的震动大为减少,车辆舒适性也得以很大的提升,尤其在高速行驶时,它还可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目前两轮、三轮和四轮电动车作为一种无排放、无污染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应用,尤其在石油能源越来越昂贵的情况下,电动车更加受到欢迎。现有技术中悬挂构造较复杂,减震效果不佳,底盘占用空间大,迫使车上抬高或安装悬挂装置对应的车内凸起,影响车内空间,不适于轻便、简易电动车辆使用。因为传统螺旋弹簧独立悬架结构底盘占用车内空间效大,造成乘员乘坐不舒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置巧妙,性能稳固,占用竖向空间小且减震效果佳的卧式独立悬挂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减震器轴套、减震器和车架弯管,车架弯管前下部设置有减震器前吊耳,车架弯管后下部设有减震器后吊耳,减震器后吊耳后部设置有车轮吊耳,减震器轴套前上部与减震器前吊耳之间铰接有摇臂,减震器轴套后部与车轮吊耳铰接车轮,减震器设置在减震器轴套上部,减震器一端铰接减震器轴套前上部,减震器另一端铰接减震器后吊耳。
所述的车架弯管固定在车架上或用车架代替。
所述的减震器为弹簧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卧式独立悬挂装置的有益效果:
1、设置巧妙,结构简单,性能稳固。
2、悬挂装置横置于车架下,底盘占用空间小。
3、有很大的柔性,不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失效,且可适应较恶劣的路况。
4、作用力传递路径长,减震效果佳,车辆驾驶更舒适。因为,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悬挂弹簧压缩方向为车辆前进方向,与车辆颠簸和重力方向相垂直,改变了传统螺旋弹簧独立悬挂结构的减震方向(上下)与乘员重力方向相一致所造成的乘坐不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卧式独立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名称及序号为:
减震器轴套1、减震器2、摇臂3、减震器前吊耳4、车架弯管5、减震器后吊耳6、车轮吊耳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详细的介绍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卧式独立悬挂装置,包括减震器轴套1、减震器2和车架弯管5,车架弯管5前下部设置有减震器前吊耳4,车架弯管5后下部设有减震器后吊耳6,减震器后吊耳6后部设置有车轮吊耳7,减震器轴套1前上部与减震器前吊耳4之间铰接有摇臂3,减震器轴套1后部与车轮吊耳7铰接车轮,减震器2设置在减震器轴套1上部,减震器2一端铰接减震器轴套1前上部,减震器2另一端铰接减震器后吊耳6。
所述的车架弯管5固定在车架上或用车架代替。
所述的减震器2为弹簧减震器。
舒适度试验
本实用新型的悬挂装置安装在电动车上,与现有某知名品牌的电动车进行比较,十位体验者先后驾驶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悬挂装置的电动车与现有知名某品牌的电动车,分别在平直路面与坑洼路面进行体验。在平直路面:有两位体验者觉得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悬挂装置的电动车比较舒适,八位体验者觉得两车舒适度差不多;在坑洼路面:十位体验者都觉得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悬挂装置的电动车舒适度胜于现有知名某品牌的电动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森宝电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森宝电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78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