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于大直径钻孔的车载矿用应急救援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8238.3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7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邹祖杰;刘庆修;田宏亮;凡东;常江华;陈果;王龙鹏;王贺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7/18;B66F1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于 直径 钻孔 车载 应急 救援 提升 装置 | ||
1.一种适合于大直径钻孔的车载矿用应急救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救援专用车(1)、起重卷扬(2)、大吊臂(3)、救援卷扬(4)、排绳器(5)、通缆钢丝绳(6)、救生舱(7)、救生舱起落装置(8)、远控台(9)、姿态操纵台(10)、设置在救援专用车(1)上的转盘(11);所述起重卷扬(2)设置在转盘(11)上,所述大吊臂(3)与起重卷扬(2)连接,所述通缆钢丝绳(6)一端与起重卷扬(2)连接,经大吊臂(3)以及设置在大吊臂(3)下方的排绳器(5)后另一端与救援卷扬(4)连接,所述救生舱(7)、救生舱起落装置(8)分别设置在救援专用车(1)的后部,所述远控台(9)分别与起重卷扬(2)、大吊臂(3)、救援卷扬(4)、救生舱起落装置(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合于大直径钻孔的车载矿用应急救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7)为圆筒形结构,包括提升杆(701)、卡紧弹簧(702)、断绳卡头(703)、舱体(704)、设备舱电源(705)、缓降机(706)、舱内摄像头(707)、多气体浓度测量仪(708)、舱门(709)、脱离踏板(710)、脱离卡(711)、舱底摄像头(712)、缓冲装置(713)、对讲耳机(714);所述舱体(704)的两侧设置舱门(709),所述舱体(704)的头部设置相互连接的提升杆(701)、卡紧弹簧(702),所述卡紧弹簧(702)后端与断绳卡头(703)连接,所述断绳卡头(703)后部依次设置设备舱电源(705)、缓降机(706)、舱内摄像头(707)、多气体浓度测量仪(708)、对讲耳机(714),所述舱体(704)后端外部设置舱底摄像头(712)、缓冲装置(713),所述舱体(704)后端内部设置脱离踏板(710)、脱离卡(7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于大直径钻孔的车载矿用应急救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内摄像头(707)、舱底摄像头(712)、对讲耳机(714)、多气体浓度测量仪(708)分别通过通缆钢丝绳(6)与远控台(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于大直径钻孔的车载矿用应急救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7)通过起落装置(8)设置在救援专用车(1)上,所述起落装置(8)包括管箍(801)、托架(802)、支座(803)、调角油缸(804),所述托架(802)的后端与支座(803)连接,所述支座(803)中心位置通过调角油缸(804)设置在救援专用车(1)上,所述救生舱(7)设置在托架(802),并且通过管箍(801)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于大直径钻孔的车载矿用应急救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控台(9)包括救生舱运动参数显示屏(901)、救援绞车操控手柄(902)、笔记本(903)、台体(904)、排绳器状态参数显示屏(905),所述救生舱运动参数显示屏(901)和排绳器状态参数显示屏(905)为镶嵌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82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