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水中墩超长预应力盖梁施加预顶力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19326.5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1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郭颖;余流;张晓军;徐楚;郭逸云;窦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六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456***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中 超长 预应力 施加 预顶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梁施工的预顶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水中墩超长预应力盖梁施加预顶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超长大体积盖梁的施工中,为了避免砼收缩变形及徐变影响对墩身产生的应力造成局部节点混凝土开裂,需要采用预顶工艺,一般情况下需要搭设临时支承。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工业园区段工程吴淞江大桥,为单跨双幅简支钢桁架桥,总重约4410t,跨径119m,单幅宽22.8m,属国内单幅宽度之最、苏州市及江苏省跨径之最,盖梁,长54.2m,宽3.6m,高2.5m,亦为国内同类型桥梁长度之最,单个盖梁总重可达1300t,盖梁下墩柱与墩柱之间净距为20.2m,且位于水上施工,吴淞江南岸存在超过20m深的淤泥质土层。如果采用搭设临时支承实施预顶工艺的方法,需要在水上进行地基处理和支撑架体搭设,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水中墩超长预应力盖梁施加预顶力的装置,该装置能够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水中墩超长预应力盖梁施加预顶力的装置,所述盖梁下部设有至少两根水中墩柱,该预顶装置包括相对的预顶钢板Ⅰ和预顶钢板Ⅱ,所述预顶钢板Ⅰ和所述预顶钢板Ⅱ分别预埋在相邻的两根水中墩柱的外侧表面上,在所述预顶钢板Ⅰ和所述预顶钢板Ⅱ之间自所述预顶钢板Ⅰ开始设有依次水平连接的预顶钢管、千斤顶和承压座,所述预顶钢管与所述预顶钢板Ⅰ通过钢连接结构Ⅰ连接,所述承压座固接在所述预顶钢板Ⅱ上,所述预顶钢管支撑在支架上;
所述支架包括设置在相邻两根水中墩柱之间的两个呈八字形布置的钢斜撑以及布设在每根水中墩柱周围的四根钢管立柱;对应每一根所述水中墩柱的四根所述钢管立柱的底端通过预埋钢板Ⅰ固定在该水中墩柱的承台的四个角部;每个所述钢斜撑设有两根撑杆,每个所述钢斜撑的两根所述撑杆在该支架横向立面上的投影重合,且纵向间距与纵向相邻的两根钢管立柱的间距相同,每个所述钢斜撑的两根所述撑杆通过钢结构连接在一起,在每个撑杆的底端连接有销铰及其支座,所述钢斜撑底端的销铰支座通过预埋钢板Ⅱ与相应所述水中墩柱的承台连接,所述预埋钢板Ⅱ位于与其靠近的所述预埋钢板Ⅰ的外侧;呈八字形布置的两个所述钢斜撑的顶部通过横向连接梁连接;每根所述撑杆的顶端和每根所述钢管立柱的顶端均设有等标高的水平支撑盖板,在纵向相对的每两个所述水平支撑盖板上固定有一纵向支撑梁;在所述纵向支撑梁的中部顶面上固定有限位卡板,所述预顶钢管支撑在所述限位卡板上;所有所述钢管立柱和所有所述钢斜撑通过水平连接构件Ⅰ连接在一起。
所述在所述预埋钢板Ⅰ和所述预埋钢板Ⅱ的下面焊接有倒U形锚固钢筋和水平加强钢筋网,所述水平加强钢筋网与所述倒U形锚固钢筋连接。
所述预埋钢板Ⅱ和与其靠近的所述预埋钢板Ⅰ是一整块钢板。
所述横向连接梁和所述纵向支撑梁以及所述钢斜撑的构件均采用双拼工字钢结构。
对应每一根所述水中墩柱的四根所述钢管立柱的底部通过水平连接构件Ⅱ形成一体。
所述钢斜撑底端的销铰支座与靠近该销铰支座的所述钢管立柱的底部采用水平钢板连接。
在所述钢管立柱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预埋钢板Ⅰ焊接的加劲钢板。
每个所述钢斜撑的两根所述撑杆通过米字形钢结构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六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六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19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式路障牌
- 下一篇:用于水中墩超长预应力盖梁施工支撑体系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