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滤器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2023.9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8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赖启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启智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8 | 分类号: | F24F13/28;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领域,具体涉及过滤器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通风是借助换气稀释或通风排除等手段,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传播与危害,实现室内外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的一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用室外的新鲜空气更新室内由于居住及生活过程而污染了的空气,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达到某一最低标准的水平。增加室内散热及防止由皮肤潮湿引起的不舒适,另外,当室内气温高于室外的气温时,使建筑构件降温。如今大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变低,通常高速气流中夹杂着各种粉尘等有害物质,在通过通风系统进行交换时,需要将交换气体进行处理后再与室内气体交换从而保证生活环境的安全。如今的过滤装置没有设置监测机构,无法监测过滤装置中的气压变化情况,而气压过大容易压坏过滤装置,影响其使用寿命。另外,如今的过滤装置中还缺乏对有害气体的有效过滤,只能进行普通过滤,影响过滤器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过滤器的改进结构,该过滤器能够随时监控内部的气压变化情况,若超过设定值就会报警提醒,避免过滤器被较大气压压坏,同时还设置过滤有害气体的专门部件,过滤有害气体效果更好,扩大其使用范围。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过过滤器的改进结构,包括壳体、进风口、出风口、滤芯、压差表、压差报警器和配管法兰,所述壳体上部一边连接进风口、压差表和压差报警器,压差表和压差报警器均连入壳体内部腔体,另一边连接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上均设置配管法兰,在壳体所形成腔体内还安装滤芯,滤芯的顶部通过滤芯密封圈密封;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通过隔板和滤芯密封圈隔开,滤芯与出风口之间通过出风腔连通,进风口风量通过滤芯密封圈进入滤芯,在隔板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一层吸附层。
在壳体腔体上设置压差表用于随时监控壳体形成腔体内的压力变化情况,气压超过设定的值后,压差报警器就会发出声音提醒,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气压过大损坏过滤器。在隔板的外表面上还设置一层吸附层,用于吸附气流中的有害气体,然后再流入滤芯进行处理,避免有害气体通过气体交换进入室内。
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壳体内部,然后先流经隔板吸附气流中的有害气体,再流经滤芯密封圈进入滤芯,实现对气流的再次过滤,再次过滤后的气流经过出风腔进入出风口,然后流出,实现空气的净化和交换。
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吸附层。该吸附层成本低,使用效果好,还便于更换。
所述出风腔侧壁上设置均匀的通孔。方便进行气流交换。
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连接自动排水器。用于排出在气流交换过程中产生的水分,避免水分残留在壳体内,溶解粉尘,粉尘中的腐蚀性物质与过滤器反应,腐蚀过滤器。
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分隔腔体。避免气压过大压坏壳体顶部。
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上设置的配管法兰上还设置密封垫片。保证其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壳体腔体上设置压差表用于随时监控壳体形成腔体内的压力变化情况,气压超过设定的值后,压差报警器就会发出声音提醒,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气压过大损坏过滤器。
2、在隔板的外表面上还设置一层吸附层,用于吸附气流中的有害气体,然后再流入滤芯进行处理,避免有害气体通过气体交换进入室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壳体;2、进风口;3、出风口;4、滤芯;5、压差表;6、出风腔;7、压差报警器;8、配管法兰;9、密封垫片;10、隔板;11、分隔腔体;12、滤芯密封圈;13、自动排水器;14、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进风口2、出风口3、滤芯4、压差表5、压差报警器7和配管法兰8,所述壳体1上部一边连接进风口2、压差表5和压差报警器7,压差表5和压差报警器7均连入壳体1内部腔体,另一边连接出风口3,进风口2和出风口3上均设置配管法兰8,在壳体1所形成腔体内还安装滤芯4,滤芯4的顶部通过滤芯密封圈12密封;所述进风口2和出风口3之间通过隔板10和滤芯密封圈12隔开,滤芯4与出风口3之间通过出风腔6连通,进风口2风量通过滤芯密封圈12进入滤芯4,在隔板10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一层吸附层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启智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启智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20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