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电动力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2746.9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9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范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兰新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H02K7/2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434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电 动力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机电动力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的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更新,自然界中所存的物质能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世界性的能源危机越来越逼迫着人类进行新的探索,因此能源的有效利用显得非常重要,是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地增长的关键。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又是能源比较缺乏的国家之一,因此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实工作中,通常的工作主机都由配套的动力装置(如电动机、燃油机等,)带动,由于工作主机的功率原因,导致动力装置的能耗大小不同,一定程度上不能实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应性强,以实现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目的机电动力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机电动力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轴、传动轮、卡头、传动主盘、传动副盘、动力过渡主盘和动力过渡副盘,其特装在于:底座上通过支撑座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上固装有传动轮;传动轮一侧的连接轴上对称状装有传动主盘和传动副盘,传动主盘和传动副盘之间的连接轴上对称状装有动力过渡主盘和动力过渡副盘,传动副盘上插入安装有卡头;传动主盘与传动轮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传动主盘、传动副盘、动力过渡主盘和动力过渡副盘之间通过紧固螺栓相互连接。
所述的卡头呈圆盘状,卡头一侧的圆周边沿对称设置有卡爪。
所述的连接轴上对称设置有力臂,传动轮的一侧设置有与力臂对应的阶梯槽,传动轮由螺栓通过力臂与阶梯槽的配合固定安装在连接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机电动力连接装置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工作过程中,通过电动机带动传动轮工作,连接轴上的力臂借助杠杆原理可最大程度地利用发动机所输出的动能带动传动轮和连接轴转动,并带动传动主盘和传动副盘转动,同时通过传动副盘的向心力带动卡头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工作。该机电循环动力转换装置具有性能可靠,调整方便的优点,对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和促进国名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连接轴,2、传动轮,3、卡头,4、传动主盘,5、传动副盘,6、动力过渡主盘,7、动力过渡副盘,8、底座,9、支撑座,10、力臂,11、卡爪,12、紧固螺栓,13、工作主机,14、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机电动力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轴1、传动轮2、卡头3、传动主盘4、传动副盘5、动力过渡主盘6和动力过渡副盘7。底座8上通过支撑座9安装有连接轴1,连接轴1上对称设置有力臂10,传动轮2的一侧设置有与力臂10对应的阶梯槽,传动轮2由螺栓通过力臂10与阶梯槽的配合固定安装在连接轴1上。
传动轮2一侧的连接轴1上对称状装有传动主盘4和传动副盘5,传动主盘4和传动副盘5之间的连接轴1上对称状装有动力过渡主盘6和动力过渡副盘7,传动副盘5上插入安装有卡头3。卡头3呈圆盘状,卡头3一侧的圆周边沿对称设置有卡爪11,卡头3通过卡爪11与传动副盘5上的连接孔插入连接。
该机电动力连接装置的传动主盘4与传动轮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传动主盘4、传动副盘5、动力过渡主盘6和动力过渡副盘7之间通过紧固螺栓12相互连接固定。
该机电动力连接装置安装时,通过卡头3与工作主机13的输入轴键连接。由传动轮2和传动带与电动机14的皮带轮连接。
该机电动力连接装置工作过时,通过电动机14带动传动轮2工作,连接轴1上的力臂借助杠杆原理可最大程度地利用发动机所输出的动能带动传动轮2转动,从而带动传动主盘4转动,并依次传递至动力过渡主盘6、动力过渡副盘7和传动副盘5,最终通过传动副盘5的向心力带动卡头3转动,进而带动工作主机13工作。该机电动力连接装置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具有性能可靠,调整方便的优点,对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和促进国名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兰新,未经范兰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27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箱壳一体式纺丝电锭电动机
- 下一篇:除尘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