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线机的托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4206.4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4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9/00 | 分类号: | B65H7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刘崇义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铜线、铝线、铜合金线、铝合金线的梅花下线机,尤其是涉及一种下线机的托线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下线机托线机构,采用四个独立的连杆机构,每个连杆均和一个曲柄相连。这种结构的托线机构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点:(1)连杆过长,占用空间大;(2)结构较复杂,安装要求高;(3)连杆即是托线杆,可能造成托线空缺而线材下坠;(4)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下线机的托线机构,其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快捷,同时解决了目前下线机托线机构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托线不理想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线机的托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和布设在托盘外周的多个链轮机构,其中一个链轮机构上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链轮机构包括轴、链轮、托线板和链轮座,所述轴穿过托盘且转动安装在托盘上,所述链轮安装在链轮座上,所述链轮套在轴上,所述链轮与轴之间安装有铜套,所述托线板套在铜套上,所述托线板位于链轮与托盘之间,所述托线板与链轮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汽缸和底板,所述汽缸的底座连接有汽缸座,所述汽缸座安装在底板上,所述汽缸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曲柄,所述曲柄与其中一个链轮机构的链轮座固定连接,多个链轮机构的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形成链传动。
上述的一种下线机的托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线板、链轮和链轮座通过长螺栓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下线机的托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与链轮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上述的一种下线机的托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机构的数量为六个,六个链轮机构均匀布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安装简单、方便、容易调整。
2、本实用新型用汽缸和链轮链条的组合,当汽缸带动有曲柄的链轮时,通过链条可使其余链轮做同步运动,调整汽缸行程可控制托线板的转动量,控制托线板转动的速度;汽缸的伸缩促使托线板挡住和放下线材,实现换盘不停车,保证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托线稳定,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汽缸; 2—曲柄; 3—托线板;
4—托盘; 5—链条; 6—链轮;
7—轴; 8—铜套; 9—汽缸座;
10—底板; 11—链轮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托盘4和布设在托盘4外周的多个链轮机构,其中一个链轮机构上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链轮机构包括轴7、链轮6、托线板3和链轮座11,所述轴7穿过托盘4且转动安装在托盘4上,所述链轮6安装在链轮座11上,所述链轮6套在轴7上,所述链轮6与轴7之间安装有铜套8,所述托线板3套在铜套8上,所述托线板3位于链轮6与托盘4之间,所述托线板3与链轮6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汽缸1和底板10,所述汽缸1的底座连接有汽缸座9,所述汽缸座9安装在底板10上,所述汽缸1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曲柄2,所述曲柄2与其中一个链轮机构的链轮座11固定连接,多个链轮机构的链轮6通过链条5连接形成链传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线板3、链轮6和链轮座11通过长螺栓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曲柄2与链轮座1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如图1所示,所述链轮机构的数量为六个,六个链轮机构均匀布设,保证落在其上的线材均匀平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汽缸1通入压缩空气时,拉动与曲柄2相连的链轮6和托线板3一起转动,同时由链条5带动其余五个链轮6和托线板3同步转动,实现托线和放下线材的功能;当线框收满线材时汽缸杆回缩,托线板3将线材挡住,换好空盘后,汽缸杆伸出,托线板3将线材放下到线框中,同时保证换盘时不停车,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机器有限公司;,未经西北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42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区防乘客坠井道电梯
- 下一篇:一种丙纶丝自动集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