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电化学除硬除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5166.5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2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施杰;肖丙雁;秦志浩;朱力;王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5/00 | 分类号: | C02F5/00;C02F1/461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199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技术的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式电化学除硬除碱装置。
背景技术
国际标准水硬度分类以CaCO3计150-200mg/l为中等硬水,大于200mg/l为硬水。
在工业上,硬水在使用、输送过程中遇到温度压力变化时常常会形成结垢,造成管道输送能力下降,换热设备效果严重下降,或者设备管道的腐蚀,严重时会导致空调机、制冷机等生产设备故障;在使用硬水制备脱盐水或纯水时会造成膜或树脂等严重结垢,影响产水率,因此工业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软化。硬水的软化一般采用过量投加石灰-苏打的方法,使水中的钙镁离子与碳酸根、氢氧根结合生成碳酸钙、碳酸镁等的沉淀,再用加酸的方法降低碱度,恢复pH值,系统运行成本高且产生的沉淀量非常大,生产运行维护工作量大。
在家庭使用中,硬水不仅使肥皂不能产生泡沫,还会在所洗涤的衣物上沉淀一层水垢;在烧开水时会在壶底和热水瓶底部渐渐地结上一层坚硬的白色水垢。如果这种硬水使用在锅炉或蒸汽机车上,会在锅炉底部和管道壁上形成一层硫酸钙或二氧化硅的“硬垢”,或一层碳酸钙的软垢,因而使管壁过热变形,导致锅炉和管道发生爆炸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水质稳定、除硬除碱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管式电化学除硬除碱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式电化学除硬除碱装置,包括电源、装置外壳、电极、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固定凸台、电极连接件、阴极、阴极连接件,电源位于所述装置外壳的外部,且电源的正极和第一导电杆连接,第一导电杆穿过固定凸台与电极连接件连接,电极连接件还与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通过第二导电杆与外壳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源为直流或脉冲直流电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杆从所述装置外壳的侧面、顶面或底面穿过所述固定凸台。
可选的,所述电源的电压为0-36V。
可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材质采用碳钢或不锈钢或钛金属,所述装置外壳的形状可以做成圆管形或矩形管形,所述装置外壳的厚度为2-20mm。
可选的,所述电极采用钛金属为基材,表面镀钌或钌铱或钛钌或钛钌铱,所述电极采用板式或网式,所述电极的厚度介于1-5mm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杆采用钛金属或与所述电极相同的材质,所述第二导电杆采用与所述装置外壳相同的材质或与所述第一导电杆相同的材质,所述第一导电杆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或方柱形或片形。
可选的,所述电极连接件采用钛金属或与所述电极相同的材质。
可选的,所述固定凸台采用不导电的非金属材质,如塑料。
可选的,所述电极可以是一组或多组叠合而成,叠合方式可以是平行或同心,所述电极之间的距离介于5-20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管式电化学除硬除碱装置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本实用新型管式电化学除硬除碱装置结构新颖、除硬除碱效果好、无需维护、运行成本低,且投资低、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无环境污染,降低水的硬度碱度、提高换热效率、减少设备结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化学除硬除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化学除硬除垢设备的电极第一种形式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化学除硬除垢设备的电极第二种形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51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启高度便于观察的斜角阀
- 下一篇:密封面压紧力便于调节的斜角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