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封堵墙两侧主体结构不同步施工的下翻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6444.9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2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灿;郭靖;任富芝;徐利;仇青山;安文河;巩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5 | 分类号: | E02D29/0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沽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实现 封堵 两侧 主体 结构 不同步 施工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节点,特别是一种能够实现封堵墙两侧主体结构不同步施工的下翻节点。
背景技术
封堵墙是在地铁标准站、换乘车站或其它异形基坑中,一侧受到迁改进度、原位保护的高压电缆或重要建筑物的影响,基坑无法封闭时施工的临时围护结构。封堵墙一般要承担围护结构、竖向承重结构、止水帷幕等功能,它与主体结构节点的设置是否合理是施工的关键。
换乘车站的围护结构一般设计为外轮廓结构,即在换乘段是没有“堵头”的,两线共用换乘段空间。基坑开挖的条件为围护结构封闭,降水试验证明围护结构的抗渗漏效果良好,基坑水位稳定在开挖面以下0.5m后方可进行。而天津地铁5、6号线多个车站都受到卫昆线220KV电缆的影响,此高压电缆不能迁改,只能进行原位保护,变形控制在2cm以内,给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高压电缆所影响到的地连墙需要运用特殊的工法,施工周期长,导致基坑迟迟不能封闭,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
为了满足工期要求,让具备条件的基坑及时开挖,需设置临时围护结构—封堵墙,让基坑封闭。而封堵墙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它与主体结构的关系,即如何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封堵墙两侧主体结构不同步施工的下翻节点,该节点能够较好地实现封堵墙的竖向承重功能、水平支撑功能和破碎时的保护功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实现封堵墙两侧主体结构不同步施工的下翻节点,先浇梁板靠近封堵墙的一端下翻有一倾斜段,所述倾斜段的下端上翻成水平连接段,所述水平连接段位于所述先浇梁板的下方,所述倾斜段和所述水平连接段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倾斜段的配筋结构和所述水平连接段的配筋结构与所述先浇梁板的配筋结构相同;所述水平连接段靠近封堵墙的一端通过植筋与所述封堵墙连接,所述先浇梁板的主筋伸出在所述先浇梁板靠近封堵墙的一端之外,伸出的主筋端部连接有接驳器。
所述倾斜段的倾角为30~45°。
所述倾斜段的配筋上端与所述先浇梁板的上排钢筋平齐,所述倾斜段的配筋上端设有下翻的水平钢筋段,下翻水平钢筋段的长度是15d1,d1为下翻水平钢筋段的直径。
所述植筋伸入所述封堵墙的长度为15d2,d2为植筋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一)提供了封堵墙两侧主体结构的竖向支撑
在盖挖逆作法下,结构逐层自上向下施工,一般的竖向承重结构为由钢管柱形成的临时格构柱,而封堵墙一般会影响立柱的施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结构与封堵墙的连接节点,满足了自重荷载的向下传递。
二)在水平方向平衡了两侧的荷载
封堵墙一侧为天然土体,随着深度的开挖,主动土压力会逐渐增大,而换乘节点另一侧的结构也受到周围的推力,利用设计的节点将其连接,达到平衡荷载的作用。
三)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已施工结构
封堵墙作为临时结构,后期需破除,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会造成与封堵墙直接相连的一段结构的破坏,而本实用新型将永久结构与临时结构分开,“双头”设计,保护了已经完工的永久结构。
四)工期节省
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施工连续,无形中节约了大量工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较好地实现了封堵墙的竖向承重功能、水平支撑功能和破碎时的保护功能,结合盖挖逆作和临时围护结构的特点,巧妙地增加一段下翻结构,既可满足受力和传力的需要,又能做到“双接头”,在破除封堵墙时不会影响到后期相连结构,尽量避免结构受损,同时通过保证结构安全避免了结构损失而节省了成本。本实用新型传力路径合理,做到了工料节约,工程成本最低。新增加的下翻结构施工方便,且不影响其它各项施工,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配筋示意图。
图中:1、先浇梁板;2、倾斜段;3、水平连接段;4、封堵墙;5、接驳器;6、伸出的主筋端部;7、水平钢筋段;8、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64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模抽芯油缸防退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前模隧道抽芯机构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