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力缓速器测试装置上的液力缓速器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6819.1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9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远;杨愿欣;马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力缓速器 测试 装置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力缓速器测试装置上的液力缓速器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液力缓速器是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装置,主要应用于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辆、重型 卡车及军车,液力缓速器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储油腔和工作油腔,工作油腔内设置有转子叶轮和定子叶轮,转子叶轮和汽车变速器箱的输出轴固定在一起,汽车在行驶时,转子叶轮也会转动。液力缓速器工作时,压缩空气进入储油腔,将储油腔内的油压进液力缓速器定子叶轮和转子叶轮之间的腔体,液力缓速器开始工作时,转子叶轮带动油液绕轴线旋转,同时,油液沿转子叶轮的叶片方向运动而甩向定子叶轮,定子叶轮的叶片对油液产生反作用力,油液流出定子叶轮再转回来冲击转子叶轮,这样就形成对转子叶轮的阻力矩,使得转子叶轮产生制动扭矩,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减速作用。
目前有一种液力缓速器测试装置可以用于对液力缓速器进行性能测试,而在对液力缓速器进行测试时,需要对液力缓速器进行固定,目前液力缓速器固定较为麻烦且固定不牢固,使得液力缓速器的测试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力缓速器测试装置上的液力缓速器固定机构,其使得在对液力缓速器进行测试时,液力缓速器固定方便且固定牢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力缓速器测试装置上的液力缓速器固定机构,它包括相对称设置两个支架体,每个支架体均包括一支撑件和一固定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第一钢板和一水平设置的第二钢板,第一钢板的上侧边与第二钢板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包括一水平设置的第三钢板和一竖直设置的第四钢板,第三钢板和第二钢板上下叠置固定,第三钢板的一侧边与第四钢板的下侧边固定连接,第四钢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液力缓速器的一侧面上的安装孔相对应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每个第四钢板上均设置有四个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一体成型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三钢板与第四钢板一体成型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三钢板和第二钢板通过螺栓相固定。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当固定液力缓速器时,将液力缓速器置于两个支架体之间,然后将液力缓速器上的安装孔与第四钢板上的通孔对准,再将螺栓穿过通孔后旋合在液力缓速器上的安装孔内,以将液力缓速器固定在两个支架体之间,使得液力缓速器固定方便且固定牢固,使得液力缓速器的测试结果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液力缓速器测试装置上的液力缓速器固定机构包括相对称设置两个支架体,每个支架体均包括一支撑件101和一固定件102,所述支撑件101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第一钢板1011和一水平设置的第二钢板1012,第一钢板1011的上侧边与第二钢板1012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102包括一水平设置的第三钢板1021和一竖直设置的第四钢板1022,第三钢板1021和第二钢板1012上下叠置固定,第三钢板1021的一侧边与第四钢板1022的下侧边固定连接,第四钢板1022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液力缓速器的一侧面上的安装孔相对应的通孔1023。
所述的每个第四钢板1022上均设置有四个通孔1023,与液力缓速器的一侧面上的四个安装孔一一对应。
所述的第一钢板1011与第二钢板1012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的第三钢板1021与第四钢板1022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的第三钢板1021和第二钢板1012通过螺栓相固定,使得第三钢板1021和第二钢板1012之间可以方便的固定和分离。
当固定待测试的液力缓速器时,将液力缓速器置于两个支架体之间,然后将液力缓速器上的安装孔与第四钢板1022上的通孔1023一一对应的对准,再将螺栓穿过通孔1023后旋合在液力缓速器上的安装孔内,以将液力缓速器固定在两个支架体之间,固定方便且固定牢固。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6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