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校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7622.X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7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余坚;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2 | 分类号: | B21D3/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3536***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校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形棚校直机,特别是水平方向加工的校直机的结构。
背景技术
U型棚支护是井下巷道支护必不可缺的支护,随着掘进进尺的推进,U型棚的加工数量也日益增加,而矿井掘进进尺的推进是每个矿上的经济效益来源,为了确保矿上的掘进任务完成,并保证矿井巷道的支护工作,机修车间自制研发了一台液压校直机,以确保矿上U型棚的加工、修复工作的正常开展。
如图1所示,现有的液压成型机由电控系统、液压系统、托辊组、支架平台组成,此液压校直机,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平台上进行作业,并且在加工U型棚(棚子或腿子)时,两边最少要同时站3人,当加工5.2米的U型棚时,加工的两边最少要4人,在加工两端时(如图2所示),作业人员需要两边来回跑动,并且在加工完毕后,要使用模具进行测量(如图3所示),测量所选用的模具根据所加工的U型棚的尺寸定夺,为保证加工尺寸符合要求,需要进行反复测量。
综上所述,现有的液压校直机的缺点是安全系数低、耗用人力、加工繁琐,耽误工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压校直机,提高安全系数,增进加工效率,降低人员投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校直机,包括水平摆放的进口托辊道和可移动的出口托辊道,进口托辊道和出口托辊道之间为液压校直机主体,所述液压校直机主体包括多组挤压轮,且挤压轮的轴线垂直于水平方向,挤压轮置于液压校直机主体的轨道中,轨道走向垂直于进口托辊道长度方向,液压校直机主体出口端设置有多组可沿水平面移动的限位装置。挤压轮可以沿着轨道移动从而适应不同规格的工件。
限位装置连接在液压校直机主体的机架上,且可在水平面内移动,根据需要校直的工件半径或者曲率来固定位置,从而既起到限位作用,又完成了尺寸的检验。
液压校直机由电控系统、液压系统、进、出口托辊道、限位装置等组成,在使用时操作人员站在地面进行操作,一人推进、一人扶住U型棚,并且在进料时人员调整好挤压轮并搬动限位装置,U型棚自动成型,不需要人员使用模具反复测量。
本实用新型加工便捷、安全系数高、人力投入少、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液压校直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现有液压校直机工作示意图;
图3为现有液压机模具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一种液压校直机,包括水平摆放的进口托辊道1和可移动的出口托辊道2,进口托辊道1和出口托辊道2之间为液压校直机主体3,所述液压校直机主体3包括多组挤压轮4,且挤压轮4的轴线垂直于水平方向,挤压轮4置于液压校直机主体3的轨道6中,轨道6走向垂直于进口托辊道1长度方向,液压校直机主体3出口端设置有多组限位装置5。限位装置5连接在液压校直机主体3的机架上,且可在水平面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控系统、液压系统、进、出口托辊道、限位装置,将支撑钢放置托辊组上方,开启液压校直机的电控系统,职工利用托辊道的滚动将支撑钢送入液压系统主体3内后,职工调整限位装置5和挤压轮4,支撑钢从液压系统另一端出来,由于限位装置的控制,支撑钢按照所需尺寸加工成所需要的U型棚。
两台液压校直机配合使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一台液压校直机每月为矿上修复旧U型棚65架,加工的新U型棚90架,一旦U型出现故障便会影响正常工作。采用两台液压校直机每月修复的旧U型棚160架,加工新U型棚240架。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两台液压校直机的工作效率是以往的一倍还多,并且一台液压校直机损坏,还有一台可以工作,这样就确保了工作任务的完成。液压校直机是机修车间自行设计、安装的,利用废旧的液压设备组装而成的,遵循了矿上的修旧利废工作,并且够买一台新的液压校直机的价格在82000元,为矿上节约了一笔购置设备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76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