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路板酸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7623.4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1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倪蕴之;陈文柏;张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涟水县苏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0 | 分类号: | C23G3/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板 酸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制造领域,具体涉及线路板酸洗装置。
背景技术
线路板又称电路板,在基材上设置导电图形和孔,用来代替以往电子元器件的底盘,并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可以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基材上的导电图形经化铜和板电电镀、线路转移、电镀、蚀刻等加工形成,其中板电镀铜加工后需要进行酸洗处理,去除基材表面的残留物,目前的酸洗装置包括酸洗段、水洗段和烘干段,基材放在传送带上依次穿过各段,由于烘干后的基材温度较高,出料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的时间较长,基材表面的底铜很容易发生氧化,最终形成的导电图形的导电性能受到影响,影响线路板合格率;此外,基材表面光滑,叠放时大部分空气被排出而相互吸附产生一定的吸力,随着温度的降低,基材之间剩余的少量空气逐渐收缩,吸力逐渐增大,容易出现基材表面附着的底铜穿孔现象,导致基材整个报废,间接影响线路板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线路板酸洗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线路板酸洗装置处理的基材出料时温度较高,出料后自然冷却的时间较长,导致基材表面的底铜容易发生氧化,以及叠放时容易出现基材表面底铜穿孔现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线路板酸洗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酸洗段、水洗段、烘干段,以及穿过各段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靠近酸洗段的一端为进料端,靠近烘干段的一端为出料端,在烘干段与出料端之间还设有冷却段,所述冷却段中设有出口朝向传送带表面、进口连通风机的风管。
所述风管包括两根,分别设置于传送带上、下两侧。
所述冷却段与烘干段之间留有间隔。
所述酸洗段和水洗段中分别设有酸洗池和水洗池,传送带穿过酸洗段和水洗段的部分分别浸入酸洗池和水洗池中。
所述烘干段的传送带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出口朝向其表面的热风管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一、通过增加冷却段,使基材经过烘干后快速冷却,大幅降低基材表面底铜氧化的可能性;
二、基材快速冷却后基本接近室温,叠放时相互的吸力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从而大幅降低底铜穿孔现象;
三、冷却段与烘干段之间留有间隔,可以防止二者之间串风产生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线路板酸洗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酸洗段3、水洗段4、烘干段5,以及穿过各段的传送带1,所述酸洗段3和水洗段4中分别设有酸洗池8和水洗池9,传送带1穿过酸洗段3和水洗段4的部分分别浸入酸洗池8和水洗池9中,所述烘干段5的传送带1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出口朝向其表面的热风管道10,所述传送带1靠近酸洗段3的一端为进料端2,靠近烘干段5的一端为出料端6,在烘干段5与出料端6之间还设有冷却段7,所述冷却段7与烘干段5之间留有间隔,所述冷却段7中设有两根出口分别朝向传送带1上、下表面,进口连通风机的风管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涟水县苏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涟水县苏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76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钉/螺栓表面氧化用阳极夹具
- 下一篇:热镀锌板表面锌花形貌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