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液压马达驱动的轮式行走机构的液压缓冲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7747.2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3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李艳军;陈涛;高利斌;王广超;杨彩霞;邢克鹏;任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6 | 分类号: | F15B13/06;F15B1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液压 马达 驱动 轮式 行走 机构 缓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马达驱动的轮式行走机械中用来保护液压马达,使整机设备在启动、停止、滑行中能够快速响应达到整机运行平稳的阀组,属于液压控制阀组。
背景技术
在液压马达驱动的轮式行走机械中,国外大多厂家采用昂贵的闭式液压系统进行轮式行走装置的传动。受限于国外整套液压系统价格昂贵,以及国内液压件开发商的系统匹配性较差,大多国内主机厂家开发了价格相对便宜的开式液压系统用在轮式行走上。但是市场上在高速行走液压系统的开发应用中还存在较大问题,整机行走运行冲击大、易漏油,整车在启动、刹车停止、滑行中由于行走装置缓冲设计不合理,效果不理想,存在的噪声、振动导致元件使用寿命极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解决液压马达驱动的轮式行走机械在启动、停止、滑行中由于惯性原因造成的整机前倾冲击,制动负载不均引起的振动以及受到系统高压瞬间冲击造成的液压马达易损毁等问题的用于液压马达驱动的轮式行走机构的液压缓冲阀。该液压缓冲阀可以和国内大多厂家开发的多路阀匹配使用,满足了液压驱动轮式行走机械的安全及性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压马达驱动的轮式行走机构的液压缓冲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第五油口、第六油口、第七油口、第八油口、第九油口、第十油口,第十一油口;位于在阀体内的两个结构相同的对轮式行走快速制动起缓冲作用的第一、第二平衡阀,降低主系统压力的一个压力阀,进油方向选择的一个梭阀,起缓冲滑行的一个液控阀,两个起双向补油作用的第一、第二单向阀,以及两个调节动作参数的第一、第二阻尼塞;其中:所述梭阀的油口1与第一平衡阀油口2、第二平衡阀油口3相通;梭阀油口2与第二平衡阀油口2、第一平衡阀油口3相通;第一阻尼塞油口1与压力阀油口3相通;第一单向阀油口2与第一平衡阀油口1、第二阻尼塞油口1相连通;第一单向阀油口1与第二单向阀油口1相通;第二单向阀油口2与第二平衡阀油口1、液控阀油口2相连通;液控阀油口3与第一阻尼塞油口2、压力阀油口2相连通;梭阀油口3与压力阀油口1相连通;第二阻尼塞油口2与液控阀油口1相连通;所述第一油口、第四油口与梭阀油口1、第一平衡阀油口2、第二平衡阀油口3相通;所述第二油口、第十油口与梭阀油口2、第二平衡阀油口2、第一平衡阀油口3相通;所述第三油口与第一阻尼塞油口1、压力阀油口3相通;所述第五油口、第七油口与第一单向阀油口2、第一平衡阀油口1、第二阻尼塞油口1相连通;所述第六油口与第一单向阀油口1、第二单向阀油口1相通;所述第八油口、第九油口与第二单向阀油口2、第二平衡阀油口1、液控阀油口2相连通;所述第十一油口与液控阀油口3、第一阻尼塞油口2、压力阀油口2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阻尼塞、第二阻尼塞为中间带阻尼孔的内六方螺柱,阻尼孔的大小根据实际工况调整。
所述的第一、第二平衡阀的设定压力可调整,其油口1、2、3均可以耐高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阀组内的平衡阀压力降低高速轮式行走机械在行驶操作中对于加减速控制的敏感性,使得整机运行平稳。
2、通过设置阀组内的平衡阀起调压力和液控阀开闭压力解决了高速轮式行走机械启动、停止、滑行中由于惯性原因造成的整机冲击、振动问题。
3、通过设置阀组内的阻尼大小以及补油单向阀有效的解决了滑行中液压马达高速运行中失压问题,延长元件设备的使用寿命,满足了液压驱动轮式行走机械的安全操作及性能要求。
4、通过将各种功能集成在一起直接安装在液压马达上具有结构紧凑、调节控制方便,避免外接液压管路外露损坏降低漏油风险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压缓冲阀在液压马达驱动行走中的应用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7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