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磁珠电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7837.1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9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蒋天明;马宗俊;赵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0 | 分类号: | H01F17/00;H01F37/00;H01F27/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石排***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电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磁珠电感。
背景技术
Bead电感器作为电子设备中的关键元件之一,是近年应用发展很快的一种滤波电感,其廉价、易用、滤除高频噪声效果显着。铁氧体Bead 不仅可在高频下磁芯损小还可广泛应用于其它电路。特别是在数字电路中,由于脉冲信号含有频率很高的高次谐波,也是电路高频辐射的主要根源,所以可在这种场合发挥Bead的作用。其体积变得更小、重量变得更轻、性能的提升一直是该技术领域人员所努力追求的方向;
目前市面的Bead电感器,其结构单一, 通常为一圈电感,电感较小,滤波能力较差,且把Bead做细薄化通电流损耗高易进入饱和,不迎合目前高速网络信息化时代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型磁珠电感,制作简单,便于自动化生产,提升滤波电感交流信号转化为热能能力,在细薄化前提下提高电感量同时增强通大电流磁饱和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型磁珠电感,包括磁芯,所述磁芯内设有一体式线圈导体,该一体式线圈导体具有信号脚,且该信号脚裸露在磁芯外。
所述磁芯包括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第一磁芯上设有磁芯中柱和磁芯槽,一体式线圈导体装在该磁芯槽内,第二磁芯压装在第一磁芯上将一体式线圈夹紧在该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之间。
所述第一磁芯的侧边设有磁芯边柱。
所述第一磁芯上与磁芯槽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两侧边均设置有磁芯边柱。
所述磁芯边柱、磁芯中柱和磁芯槽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磁芯边柱的高度与磁芯中柱的高度一致。
所述一体式线圈导体包括若干连接体,相邻连接体间具有间隔且相互连接。
所述连接体的数量与磁芯槽的数量一致,连接体嵌装在磁芯槽内。
所述各连接体平行设置。
所述一体式线圈导体为铜线导体。
本实用新型采取一体式线圈导体,将线圈导体嵌装在磁芯上设置的磁芯槽内,保证安装性能,实现滤波电感小型细薄化,提升滤波电感交流信号转化为热能能力,在细薄化前提下提高电感量同时增强通大电流磁饱和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微型磁珠(Beed)电感,包括磁芯,所述磁芯内设有一体式线圈导体30,该一体式线圈导体30具有信号脚,且该信号脚裸露在磁芯外。磁芯包括第一磁芯10和第二磁芯20,第一磁芯10上设有磁芯中柱和磁芯槽,一体式线圈导体装在该磁芯槽内,第二磁芯20压装在第一磁芯上将一体式线圈夹紧在该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共设有三个磁芯槽,分别为磁芯槽11、磁芯槽13和磁芯槽15,两个磁芯中柱,分别为磁芯中柱12和磁芯中柱14,磁芯中柱12设在磁芯槽11和磁芯槽13间,磁芯中柱14设在磁芯槽13和磁芯槽15间,磁芯槽和磁芯中柱均设计为方形。在第一磁芯上与磁芯槽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两侧边还均设置有磁芯边柱。磁芯边柱、磁芯中柱和磁芯槽相互平行设置。为了最优化设计,磁芯边柱的高度与磁芯中柱的高度一致,使得第二磁芯能够平稳的与第一磁芯安装。
一体式线圈导体30包括若干连接体,相邻连接体间具有间隔且相互连接,各连接体平行设置,从而形成多圈导体。连接体的数量与磁芯槽的数量一致,连接体嵌装在磁芯槽内。此外,一体式线圈优选为铜线导体。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三个连接体,分别为连接体31、连接体32和连接体33,信号脚具有两个,分别为信号脚34和信号脚35。铜线导体30由信号脚34起点通过并排切割形成连接体31、连接体32、连接体33最终经过信号脚35为终端形成两圈或多圈电流导体。将铜线导体设为类似双边UU型箔式导体电阻率底,通大电流,散热性能好,在于一个平面绕制双圈或多圈导体,与磁芯槽配合安装,有效提升产品抗饱和电感值。
具体装配,将铜线导体30的连接体相应的卡装在第一磁芯10的磁芯槽内,在本实施例中,即连接体31卡装在磁芯槽15中,连接体32卡装在磁芯槽13中,连接体33卡装在磁芯槽11中,第二磁芯20再压装在第一磁芯10形成一整体。磁芯中柱能够有效的控制电气性能,而磁芯边柱则主要用于固定整个产品结构及产品磁路回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芯上的磁芯槽和磁芯中柱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以上实施例所列举的并非是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7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抽气式镀膜装置
- 下一篇:可弯转伞式水套炉烟管清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