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冶炼焙烧炉的静电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8199.5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7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阳云徕;胡玉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创大钒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丁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杨淑霞 |
地址: | 4214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冶炼 焙烧 静电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冶炼焙烧炉的静电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以从含钒磷铁矿中提取五氧化二钒为例,将含钒磷铁矿原料破碎磨粉后直接进入焙烧炉中进行氧化焙烧,焙烧炉的烟气处理系统中最后一个装置是高压静电空气净化器。其不足之处:由于高压静电空气净化器中没有进一步的吸附装置,集尘效果不是理想,有的很难达到环保排放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吸附装置的,集尘效果更好的,完全符合环保排放要求的适用于冶炼焙烧炉的静电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烟气进口、高压静电区、高压发生器、净化后排气口和筒体底节,筒体底节和净化后排气口分别位于高压静电区的下方和上方,烟气进口安装在筒体底节上;
所述筒体底节内安装至少两组吸附组件,吸附组件通过托梁安装固定;吸附组件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5米。
所述吸附组件从下至上由导流托盘、吸附填料和金属网组成,吸附填料被夹持在导流托盘和金属网之间,且吸附组件的通过率为每小时每平方米300~500立方米。
所述吸附填料为30~60毫米粒度的焦炭,填充厚度为300~600毫米。
所述导流托盘的底板上设置倾斜30-45度的导流孔,两相邻导流托盘的导流孔倾斜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待处理烟气在静电集尘前通过吸附装置处理,其烟气处理效率高,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气进口,2-托梁,3-高压静电区,4-高压发生器,5-净化后排气口,6-高压进线盒,7-金属网,8-吸附填料,9-导流托盘,10-筒体底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烟气进口1、高压静电区3、高压发生器4、净化后排气口5和筒体底节10,筒体底节10和净化后排气口5分别位于高压静电区3的下方和上方,烟气进口1安装在筒体底节10上;
所述筒体底节10内安装至少两组吸附组件,吸附组件通过托梁2安装固定;吸附组件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5米。
所述吸附组件从下至上由导流托盘9、吸附填料8和金属网7组成,吸附填料8被夹持在导流托盘9和金属网7之间,且吸附组件的通过率为每小时每平方米300~500立方米。
所述吸附填料8为30~60毫米粒度的焦炭,填充厚度为300~600毫米。
所述导流托盘9的底板上设置倾斜30-45度的导流孔,两相邻导流托盘9的导流孔倾斜方向相反。
实施例1:
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烟气进口1、高压静电区3、高压发生器4、净化后排气口5和筒体底节10,筒体底节10和净化后排气口5分别位于高压静电区3的下方和上方,烟气进口1安装在筒体底节10上;筒体底节10内安装至少两组吸附组件,吸附组件通过托梁2安装固定;吸附组件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5米。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吸附组件从下至上由导流托盘9、吸附填料8和金属网7组成,吸附填料8被夹持在导流托盘9和金属网7之间,且吸附组件的通过率为每小时每平方米300~500立方米。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吸附填料8为30~60毫米粒度的焦炭,填充厚度为300~600毫米。
实施例4、5:
分别与实施例1、3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导流托盘9的底板上设置倾斜30-45度的导流孔,两相邻导流托盘9的导流孔倾斜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创大钒钨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创大钒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81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枪油气回收分离器
- 下一篇:粉尘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