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气瓶热处理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8406.7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1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宁;周航;漆诚;张麟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63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气 热处理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气瓶热处理用夹具。
背景技术
冷气瓶通常是提供应急操纵所用的压力的。比如,应急放起落架、应急刹车、应急放襟翼等。
传统的冷气瓶热处理工艺中,由于冷气瓶特殊的空腔结构,在热处理过程中为了防止冷气瓶的滚动造成零件间相互碰撞,也为了防止冷气瓶在淬火时不会漂浮,故在热处理过程中,用网状铁丝夹具将冷气瓶绑扎在热处理炉料筐上面。
该处理工艺的缺点是:
1) 装上网状铁丝夹具后,物件之间的摆放距离不好控制,达到热处理要求的零件间隔(50mm以上)比较困难,所以只能减少料筐中零件的摆放数量,导致每炉生产量下降,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2) 装上网状铁丝夹具后,淬火时会降低淬火液的流动性,降低零件的热处理效果,影响零件的质量;
3) 冷气瓶在进行淬火的时候,由于网状铁丝夹具包覆在冷气瓶外侧,技术人员无法观测到冷气瓶的具体淬火状态,导致不能保证冷气瓶完全浸没在淬火液中,有可能零件局部没有淬火,导致零件报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气瓶热处理用夹具,所述夹具通过螺纹把冷气瓶和夹具连接为一个整体。连接过程简便,便于工人操作,有效的节省了摆放空间,避免了零件淬火不完全等情况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气瓶热处理用夹具,所述冷气瓶通过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所述夹具包括:底座,形状为方形,其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夹具通过底座设置于所述热处理炉料筐上;支杆,形状为柱体,所述柱体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支杆下端与底座通孔螺纹连接,所述支杆上端与所述冷气瓶开口螺纹连接;所述支杆的外径与所述底座通孔的孔径相配合;所述支杆的外径与所述冷气瓶开口的内径相配合。
另,所述底座重量为5~15KG。
再,所述底座长度为10~20cm,宽度为10~20cm,厚度为5cm。
又,所述底座通孔内螺纹为M30×1.5。
再,所述支杆为圆柱形空心钢管,其长度为10~12cm。
另,所述支杆的外螺纹为M30×1.5。
再,所述底座的数量与待热处理冷气瓶的数量相对应。
又,所述底座间间距≥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该热处理夹具可将每个冷气瓶的螺纹口用通过支杆连接至配重底座,保证冷气瓶内空气在加热状态的释放,并且底座之间用钢管相互焊接,使之能够装配至热处理炉专用料筐上,保证冷气瓶能够整体淬火,避免产生漂浮、碰撞、间距不合理的情况;
所述夹具结构简单,可靠,且装夹简便,可应用于冷气瓶,应急冷气瓶等批量热处理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冷气瓶热处理用夹具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冷气瓶热处理用夹具,所述冷气瓶3通过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所述夹具包括:底座1,形状为方形,其中部开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夹具通过底座1设置于所述热处理炉料筐4上;支杆2,形状为柱体,所述柱体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支杆2下端与底座1通孔11螺纹连接,所述支杆2上端与所述冷气瓶3开口31螺纹连接;所述支杆2的外径与所述底座1通孔11的孔径相配合;所述支杆3的外径与所述冷气瓶3开口31的内径相配合。
另,所述底座1重量为5~15KG。
再,所述底座1长度为10~20cm,宽度为10~20cm,厚度为5cm。
又,所述底座1通孔11内螺纹为M30×1.5。
再,所述支杆2为圆柱形空心钢管,其长度为10~12cm。
另,所述支杆2的外螺纹为M30×1.5。
再,所述底座1的数量与待热处理冷气瓶3的数量相对应。
又,所述底座1间间距≥5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热处理用夹具制造和使用方式如下:
制造方式:
首先选取或者加工出大小重量合适的底座1,规格是5kg左右,并在底座中间开好M30×1.5的贯穿内螺纹通孔11,底座1大小20cm×10cm×5cm。接着将长度10-12cm的支杆2(优选空心钢管)进行加工,整体加工M30×1.5的外螺纹。最后将这个夹具通过底座1焊接到热处理炉料筐4上进行固定(如图1所示),完成后待用。这样在淬火时,进入液面所受的阻力较小,淬火液有更好的流动性,而且夹具更加稳固,保证了零件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84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处理工件进出炉搬运装置
- 下一篇:钢瓶回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