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路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2107.0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0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银顺;申才良;杨庆国;樊国平;白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银顺;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20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路 椎骨 复位 固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颈椎骨折的医疗器械,特别是寰椎(第一颈椎)骨折的后路复位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不稳定寰椎骨折,采用前路经口咽复位内固定,骨折复位固定较满意,但手术操作困难、复杂,而且经常并发切口感染,内固定外露,给患者造成巨大风险及痛苦。现有的后路复位内固定系统很难获得寰椎骨折、尤其是寰椎前弓骨折的良好复位,往往需要进行寰枢椎融合术,术后患者头颈部活动严重受限,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路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系统,更好的实现了骨折复位,避免了前路手术的高感染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后路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系统由单轴螺钉1、连接棒2、套筒3和加压钳4组成,其特征在于:单轴螺钉1由柱头钉5、螺塞6和长臂连接器7组成。
单轴螺钉1:柱头钉5的钉体带有半螺纹,柱形头带有内六方槽和台阶状突台,台阶状突台下端为弧形能实现与柱形头的圆滑过渡,螺塞6外部为规则螺纹,内部带有一六方槽,长臂连接器7中部有V型凹槽,底部有台阶状的孔与柱头钉5的台阶状突台相配合,使柱头钉5与长臂连接器7相连接。
连接棒2:预弯成弧形(接近寰椎后弓的生理弧度)。
套筒3:下端内径与长臂连接器7外径相同,以便把持住长臂连接器7,方便 手术操作,上端较小的内径能防止套筒过多部位进入人体,减小损伤,外部滚花,增加摩擦力,起防滑作用。
加压钳4:由左右手柄、轴位螺钉、轴销钉、拨动轴、板弹簧、盘头螺钉、弧形齿条和止动钮组成,左右手柄以轴位螺钉为中心进行旋转,当左右手柄合抱时起到加压的作用,止动钮按下时卡住弧形齿条,达到加压钳止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微创技术,手术切口小,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使手术操作方便且更有利于后路寰椎骨折的复位的固定,易于病人康复。
本实用新型能克服现有的后路复位内固定系统进行寰枢椎融合术后患者头颈部活动严重受限的问题,给患者生活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轴螺钉1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棒2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筒3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压钳4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柱头钉5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螺塞6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长臂连接器7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经寰椎后结节两侧18-20mm的后弓分别植入单轴螺钉;
2.经连接棒预弯成弧形(接近寰椎后弓的生理弧度),置于上述单轴螺钉尾部长臂连接器内;
3.将两枚套筒套于上述两枚单轴螺钉尾部长臂连接器上;
4.加压钳合抱加压使两螺钉相互靠近,同时助手将上述两枚套筒以螺钉与连接棒交汇点为支点,做分离旋转运动,促使寰椎骨折复位;
5.锁紧螺塞;
6.用断臂器将螺钉长臂折断,透视了解复位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银顺;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张银顺;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2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调整控制功能的低切迹椎弓根螺钉
- 下一篇:妇科医疗冲洗式刮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