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捕获挥发态砷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2146.0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4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苏世鸣;曾希柏;白玲玉;吴翠霞;李莲芳;王亚男;段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5 | 代理人: | 吕世静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获 挥发 实验 装置 | ||
1.一种捕获挥发态砷的实验装置,所述实验装置包括三角瓶(1)、与三角瓶(1)通过排气管(2)连接的气泵(3),三角瓶(1)包括瓶身、瓶颈和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瓶(1)的瓶壁开有进气口(4),进气管(2)与进气口(4)连接;进气管(2)中部装填有砷吸收剂;所述瓶塞中部具有通孔,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砂芯漏斗(5),砂芯漏斗(5)的下端插入所述通孔中,在砂芯漏斗(5)中也装填有砷吸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管(2)中部装填的砷吸收剂是浸泡过HgCl2或AgNO3的硅胶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砂芯漏斗(5)中装填的砷吸收剂包括位于下层的浸泡过HgCl2或AgNO3的硅胶颗粒和位于上层的浸泡过HgCl2或AgNO3的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砂芯漏斗(5)底部孔径为4.5-9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颗粒的粒径是63-2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口(4)位于三角瓶1/3~1/2高度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口(4)有2-4个,对称分布在三角瓶(1)的瓶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口(4)与水平面夹角为30°-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口(4)与水平面和垂直面夹角均为4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用透气膜包括砂芯漏斗(5)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21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分析三氯氢硅中痕量杂质的前处理装置
- 下一篇:无动力气体采样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