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油调和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2375.2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7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贺天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天丰润滑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7/16;B01F7/26;B01F15/06;C10M17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调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和釜,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润滑油添加剂稀释的调和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润滑油是一种提高燃油效率和提高碱性运转效率的重要物质,为了适应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需要在基础油中添加各种添加剂,添加剂的数量可多支几十种。由于添加剂的品种繁多,性能尤其是密度相差很大,目前在润滑油的调制过程中,一般均采用物理搅拌的方法调制,导致混合不均匀,为了获得均匀的润滑油,需要较长的时间搅拌倒是生产效率降低。
目前,市场上申请号为200820059230.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润滑油调制装置,它在釜体外部设置预混合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出口管、混合管和进口管,出口管与混合釜上部的油料入口相连接,进口管与基础油泵相连接,进口管的端部设有喷嘴,喷嘴插入混合管,喷嘴处的混合管上设有添加剂入口。这种装置虽然能缩短搅拌时间,但预混合装置设置在釜体外部,预混合装置内没有对添加剂没有实现搅拌,进入腔体内搅拌效果并未得到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效果好的润滑油添加剂调和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调和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包括混合腔、顶盖和搅拌装置,混合腔内有两个从顶盖部分伸入到混合腔内的第一预混合装置和第二预混合装置,且该预混合装置上部都设有进料口,第一预混合装置的设有与混合腔相连通的第一出料导管,第二预混合装置的设有与混合腔相连通的第二出料导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预混合装置可以将密度不同的添加剂进行加入前区分,将密度较大的添加剂通过进料口加入到第一预混合装置中,将密度较小的添加剂通过进料口加入到第二预混合装置中,将添加剂进行分类预混合,达到搅拌效果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预混合装置具有一根第一传动杆,第二预混合装置具有一根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底部设置有搅拌片,所述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顶端均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顶盖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度大小不同的添加剂在预混合装置中进行搅拌预混合,为下一步混合到混合腔内搅拌做准备,也提高了搅拌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出料导管和第二出料导管上均设有液压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预混合装置达到一定压强使单向阀能打开时液体流入到混合腔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出料导管和第二出料导管向下延伸,所述第一出料导管长度为混合腔高度的2/3至3/4,所述第二出料导管长度为混合腔高度的1/4至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预混合装置中装有密度较大的添加剂,其导管长度较短,流入混合腔内时在液体上层,第二预混合装置中装有密度较小的添加剂,其导管长度较长,深入到混合腔下部,流入混合腔内在液体下层。由于密度大的液体要往下沉,密度小的液体要往上浮,促进了混合腔液体整体的上下流动,加大了搅拌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设置有一根第三传动杆,该第三传动杆顶部固设在所述顶盖中央,该传动杆伸入混合腔内,所述第三传动杆与固定在顶盖的电机连接,该第三传动杆设有若干搅拌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合腔体内搅拌片进行水平方向的搅拌,与预混合装置的效果液体上下流动效果叠加,搅拌混合均匀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传动杆底部连接有一旋转圆盘,该旋转圆盘圆端面设有长条,所述长条表面设有导热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边搅拌边刮边,避免某些杂质会粘连在釜体壁的内侧,而且旋转圆盘带动长条转动过程中也起到了搅拌的作用,增大了搅拌的力度,设有导热管时搅拌时能起到加热的作用,其边搅拌边加热,在加热情况下搅拌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片形状为弯折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片为弯折形状具有流水型设计在搅拌过程中更加省能和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油调和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油调和釜混合腔内局部示意图。
图中1、顶盖;2、混合腔;21、釜体;22、进料口;3、电机;4、第一预混合装置;41、第一传动杆;5、第二预混合装置;51、第二传动杆;6、第三传动杆;7、第一出料导管;8、第二出料导管;9、液压单向阀;10、导热管;11、旋转圆盘;12、长条;13、搅拌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天丰润滑油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天丰润滑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2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