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密封截止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2572.4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4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驭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驭舟 |
主分类号: | F16K1/38 | 分类号: | F16K1/38;F16K1/42;F16K4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密封 截止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截止阀,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参数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及经常启停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组合密封截止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参数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及带联合循环的燃气轮机电厂中,由于机组启停次数多、疏水温度压力高、运行工况恶劣等问题,造成用于高温高压疏水及排污的截止阀使用寿命很短,原来国内外用于疏水、排污的截止阀一般采用在阀体上加工出阀座,并采取堆焊的方式提高硬度。这种设计阀座与阀芯接合处既是密封面,又是阀门在开关过程的节流面。阀芯一般采用锥形密封。损坏后更换阀门工作量大,成本高。一般高温高压疏水阀常见的损坏现象及原因有:
1、阀门密封面被冲蚀。开关过程中阀门密封面处作为节流面,工质在此处被节流,引起压力、流速、温度的变化,从而发生闪蒸、气蚀等情况,原来参数低,开关次数少的情况下,此种损害不是很严重,但在高温高压或频繁开关的工况下,此损害成为截止阀损坏的主要原因。
2、阀门密封面一旦发生泄漏,因为该泄露处更易形成气蚀该泄露会迅速扩大,以致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
3、现有技术中,安装人员在安装测试时,在阀门关闭到位后要把执行机构回转一点,以避免执行机构卡死,但在这过程中经常会导致阀芯和阀座的密封面之间没有足够的压紧力而形成小泄露,该小泄露极易形成气蚀,会快速损坏阀门密封面,这种情况下阀门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短短几天即可被气蚀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组合密封截止阀,该阀能解决密封面在开关阀过程中受到闪蒸气蚀损害的问题;解决了密封面一旦损坏、泄露急速扩大的问题;通过可更换内件设计使阀门万一损坏,不需割焊阀体,只需更换阀内件;通过柔性连接设计,解决了因安装调试原因阀门关闭不到位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组合密封截止阀,包括阀芯、阀杆、阀盖、阀套和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阀体,阀杆一端与阀芯相连,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关紧或松开阀杆的执行机构,阀套安装在阀体内腔且可沿阀套内腔上下移动,阀芯套设在阀套内,进水口和出水口采用高进低出结构,所述阀芯为回转体结构,其上部设有环形上凸起缘,下部设有环形下凸起缘;所述阀套具有与进水口连通的阀套进水口,阀套设有将其内部空间分隔开的肋,上部的肋与环形上凸起缘抵触形成上密封面,下部的肋与环形下凸起缘抵触形成下密封面;阀芯中段的外表面设有通流槽,通流槽与阀套内部空间相通,阀芯与环形上凸起缘相接处的阀芯段形成倾斜面,倾斜面与中部的肋抵触形成主密封面;所述执行机构与阀杆通过柔性连接组件连接。
阀芯与阀套为节流式设计,其结构采用上密封、下密封、主密封等三道密封面,使流体在阀内经过每一道密封时进行节流,从而使节流部分与密封部分分开,使闪蒸、气蚀损害不发生在密封面处,从而保护密封面。阀门在关闭时的密封顺序为下密封、上密封、主密封依次关闭,开阀时相反,从而保护主密封不会在开关阀过程中损坏。三道密封的设置可使本阀门有了泄漏后保护,即使阀门主密封因某种原因而损坏后,上密封和下密封还能保证阀门的泄漏量只有阀芯和阀套的间隙形成泄露。阀芯为回转体结构,其主密封面为线性密封,形成零泄漏。通流槽用于在阀门开启时与阀套进水口联通,使得流体进入阀芯下部与阀套之间的空腔;柔性连接组件的设置,可使阀门在调试、安装过程中不会出现未关到位的情况。
所述环形下凸起缘设置有用于与阀套形成密封的密封环。密封环可使间隙泄露量减小。
所述柔性连接组件为碟簧。碟簧具有弹性,在阀门调试或安装过程中会被压缩,其弹力可使截止阀有足够的压紧力使阀门完全关闭。
所述阀芯与阀杆通过螺纹连接。
在阀门关闭状态:流体从阀体进水口流入,沿阀套外侧和阀体中的空腔进入阀套进水口,然后流入阀套内部,在阀套内部被阀芯阻隔,但依然有一小部分流体沿阀套和阀芯之间的间隙流至主密封处。主密封处通过线密封完全封闭,形成零泄漏。
阀门开启过程:阀芯随阀杆上移,主密封处首先打开,使主密封处泄压,不受高温高压流体冲刷;然后随着阀芯上移,阀芯上的通流槽与阀套进水口联通,流体进入阀芯下部空腔,此时下密封尚未打开,上密封和主密封处不会产生节流,不会发生气蚀损坏,阀芯继续上移,下密封处打开,流体从下密封处流出,在此过程中,下密封处的流通面积始终小于主密封处,保证主密封处不会发生气蚀损坏。
阀门关闭过程:与阀门开启过程相反,保证全过程主密封处不会形成节流,不会发生气蚀及闪蒸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驭舟,未经王驭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25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