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合龙段抗压抗拉组合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4172.7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5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明;李飞;陈辉;曾一帆;宋旭明;王国迎;李军;黄飞杰;李璋;吴礼兵;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436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跨度 连续 刚构桥 合龙 抗压 组合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结构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合龙段抗压抗拉组合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合拢段施工一般采用支架现浇或者吊架现浇的方式。在合龙段浇筑砼之前,通常使用劲性骨架将合龙段两侧悬臂结构连接在一起,以抵抗混凝土养生期间,受到外力的作用导致混凝土压坏或拉裂。现有施工技术中,劲性骨架一侧通过与合龙段悬臂端部的预埋钢垫块或钢垫板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另一侧采用薄钢板制成垫块,作为劲性骨架长度调整器。这种连接方式通常存在着抗拉能力不足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用于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合龙段抗压抗拉组合体系,设置在合龙段两侧悬臂之间,利用预应力钢束抗拉体系结合于劲性骨架抗压体系,以使整个体系具有足够的抗拉能力。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合龙段抗压抗拉组合体系,设置于刚构桥合龙段的两侧悬臂之间,所述支架体系包括劲性骨架,所述劲性骨架的一端与一侧悬臂端部焊接固定,另一端通过垫块抵触于另一侧的悬臂端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的内部设置有预应力钢束,所述预应力钢束的两端分别与合龙段两侧的所述悬臂的梁体固定连接。
所述的固定连接是指:在所述悬臂的箱梁上,对称安装设置预应力锚固齿块,所述预应力钢束与所述预应力锚固齿块锚固连接。
所述悬臂和所述预应力锚固齿块内部预埋预应力孔道,所述孔道内穿有所述预应力钢束。
所述预应力锚固齿块分别安装在所述悬臂箱梁截面内的四个边角上。
所述预应力孔道为波纹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增加的额外施工费用低,安装方便;一般无需增加额外材料,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使用后,预应力钢束抗拉体系结合劲性骨架与合龙段两侧悬臂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有效提高合龙段结构的抗压及抗拉能力,达到保护合龙段现浇混凝土养生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平压杆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斜向连接系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预应力钢束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6所示,图中标记1-14分别为:悬臂1、悬臂2、水平压杆3、斜向连杆系4、预埋锚垫板5、锚下钢筋6、预应力锚固齿块7、预应力孔道8、顶板9、底板10、腹板11、槽钢12、连接板13、预应力钢束14。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合龙段抗压抗拉组合体系设置于悬臂1和悬臂2之间,包括预应力钢束抗拉体系以及劲性骨架抗压体系,其中预应力钢束抗拉体系用于避免悬臂1与悬臂2受到外力作用而被拉裂,而劲性骨架抗压体系用于避免悬臂1与悬臂2受到外力作用而被压坏。
劲性骨架抗压体系由水平压杆3、斜向连杆4、预埋锚垫板5以及锚下钢筋6构成,其中预埋锚垫板5分别通过锚下钢筋6锚设于悬臂1和悬臂2各自箱梁的腹板11和底板10之间的倒角位置。水平压杆3的一侧端面与悬臂1一侧面内的预埋锚垫板5焊接,水平压杆3的另一端面与悬臂2之间的通过夹装垫块(图中未示出)构成相抵触,即使水平压杆3通过垫块抵触于悬臂2的表面。垫块的作用在于调整水平压杆3的端面与悬臂2端面之间的距离,即当悬臂1或悬臂2受到外力作用或自身作用产生长度变化时,通过调整垫块的厚度来保证水平压杆3的端面始终抵触于悬臂2的端面之上,从而将悬臂1和悬臂2各自受到的向内外力通过水平压杆3相向抵消。如图3所示,悬臂1和悬臂2之间设置有四根水平压杆3,四根水平压杆3左右对称、上下对称,同一侧腹板11上的两水平压杆3之间通过斜向连杆系4拼接形成整体,以提高同一侧水平压杆3之间的整体刚度。不同侧之间的水平压杆3一般不使用连接系,避免增加其他施工的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41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施工安全护栏
- 下一篇:承载力可调桥梁减隔震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