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件用浇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4356.3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6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县汾湖铸钢厂 |
主分类号: | B22D35/00 | 分类号: | B22D35/00;B29C47/00;B29C47/80;B29C47/9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冯云 |
地址: | 314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件 浇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件用机械制造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铸件用浇注机。
背景技术
铸件制造行业中,浇注机是必不可少的机械之一,浇注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浇注机通常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其中,注射系统一般有柱塞式、螺杆式、螺杆预塑柱塞注射式,其作用是在注塑料机的一个循环当中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一定数量的塑料加热塑化后,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通过螺杆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中。合模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模具闭合、开启及顶出制品,同时,在模具闭合后,供给模具足够的锁模力,以抵抗熔融塑料进入模腔产生的模腔压力,防止模具开缝,造成制品的不良现状,且现有的浇注机在铁液进行混合是很难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件用浇注机来弥补以上技术的不足,使得铸件过程中,铁液能够更好的混合均匀,且溶液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理想温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铸件用浇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料仓、混合罐、挤出装置和导出口,所述装料仓呈倒圆锥形结构,所述混合罐为长方体结构,且该混合罐横在机体上,所述装料仓与所述混合罐的中间部位连通,且该连通处通过耐火材料层进行密封设置,所述挤出装置位于机体的左半段,该挤出装置通过设置在机体内部的挤压头与所述导出口连接,所述导出口与所述装料仓的结构一致,且该导出口与所述混合罐的横向端头连通,该连通处通过耐火材料层进行密封设置,在所述混合罐和所述导出口的中间设置有加热器,该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混合罐内壁上,在所述挤出装置的左侧设置有整形机构,该整形机构通过活动杆连接到电机上,在所述混合罐的底端设置有移动器,该移动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机体上,且该移动器与机体内部电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混合罐的横向端头上设置有测量仪,该测量仪内部设置有温度计数器和压力计数器。
优选地,所述挤出装置沿着混合罐水平方向来回移动,在挤出装置上下两端的横杆通过活动铰链连接,且该活动铰链的中间部位通过环扣与所述活动杆相连接,且该活动铰链的长度大于挤出装置上下两端横杆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铸件用浇注机通过加热器将混合罐内的物料进行加热,通过测量仪进行实时检测,不断更新混合罐内的温度,从而保证混合罐内混合均匀。通过挤出装置将混合罐内的被混合均匀的物料挤出,这样方便收集。该铸件用浇注机操作简单、灵活,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铸件用浇注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装料仓,2、混合罐,3、挤出装置,4、导出口,5、加热器,6、整形机构,7、活动杆,8、移动器,9、测量仪,10、活动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铸件用浇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料仓1、混合罐2、挤出装置3和导出口4,所述装料仓1呈倒圆锥形结构,所述混合罐2为长方体结构,且该混合罐2横在机体上,所述装料仓1与所述混合罐2的中间部位连通,且该连通处通过耐火材料层进行密封设置,所述挤出装置3位于机体的左半段,该挤出装置3通过设置在机体内部的挤压头与所述导出口4连接,所述导出口4与所述装料仓1的结构一致,且该导出口4与所述混合罐2的横向端头连通,该连通处通过耐火材料层进行密封设置,在所述混合罐2和所述导出口4的中间设置有加热器5,该加热器5设置在所述混合罐2内壁上,在所述挤出装置3的左侧设置有整形机构6,该整形机构6通过活动杆7连接到电机上,在所述混合罐2的底端设置有移动器8,该移动器8通过螺钉固定在机体上,且该移动器5与机体内部电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混合罐2的横向端头上设置有测量仪9,该测量仪9内部设置有温度计数器和压力计数器。
优选地,所述挤出装置3沿着混合罐2水平方向来回移动,在挤出装置3上下两端的横杆通过活动铰链10连接,且该活动铰链10的中间部位通过环扣与所述活动杆7相连接,且该活动铰链10的长度大于挤出装置3上下两端横杆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县汾湖铸钢厂,未经嘉善县汾湖铸钢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43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导流水道的渣包
- 下一篇:一种旋压淬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