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桩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4670.1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3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同玉;雷刚;刘天宇;周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张芷芳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地面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桩支架。
背景技术:
在油田地面建设项目中,不可避免需要铺设大量管线,并且管线大多采用架空铺设的方式,这其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架空支架,在地下水水位较高或地面被浅水覆盖的地区,考虑施工方便、快捷等因素,支架往往采用钢管桩支架,但是由于水位变动频繁且变化范围较大,钢管桩在水位变动区范围内的腐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一般是在钢管桩水位变动区包裹一层配筋混凝土,通过混凝土的保护达到解决水位变动区钢管桩腐蚀的问题,但是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基坑开挖、基坑降水,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或者地面就覆盖有积水,并且管道支架比较分散,相互之间距离较远,降水很难实现,导致该保护混凝土在有水时无法施工;而到了冬季,地下水已经结冰,基坑不再有水,不需降水时,此时由于气温降低到冰点以下,已经无法满足混凝土浇筑养护的温度需要,导致混凝土仍然无法施工,如此一来,水位变动区内的钢管桩腐蚀较快,往往没有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已经腐蚀严重,危及结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管桩支架,该装置实现了防腐效果好,延长钢管桩支架的使用寿命,防腐施工过程简单方便,施工不受季节限制。克服了现有钢管桩支架防腐方法费时费力,施工受季节限制,防腐难以实现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桩支架,包括钢管桩,钢管桩上端焊接钢柱,钢柱上端焊接钢梁;在钢管桩水位变动区范围内的部分外侧设置钢套筒,在钢管桩与钢套筒之间设有二次注浆管,在钢管桩与钢套筒之间的土体内注入水泥浆形成注浆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防腐效果好,延长钢管桩支架的使用寿命,防腐施工过程简单方便,施工不受季节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钢管桩支架,包括钢管桩1,钢管桩1上端焊接钢柱,钢柱上端焊接钢梁5;在钢管桩1水位变动区范围内的部分外侧设置钢套筒2,在钢管桩1与钢套筒2之间设有二次注浆管6,在钢管桩1与钢套筒2之间的土体内注入水泥浆形成注浆体3。
钢套筒2与钢管桩1之间的土体通过水泥压力注浆进行固化,满足不透水的要求,钢套筒2与钢管桩1之间缝隙的大小、注浆参数等根据钢管桩规格和防腐级别确定。钢套筒2上下两端都要超出水位变动区的范围。在冬季进行注浆时,气温不宜低于零下10℃,浆液需要添加外加剂,如早强剂、速凝剂、抗冻剂、减水剂、提高浆液温度、覆土保温养护等,确保早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确保后期注浆体不能透水。本实用新型施工不受水位的影响,不用基坑降水,不用基坑开挖,冬季期间也能施工,并且有效解决了水位变动区的防腐问题,同时既降低了工程投资,又加快了施工进度。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测量放线确定需要打设钢管桩支架的位置;2、用简易打桩机将钢套筒2压入地层中;3、在钢套筒2内定位钢管桩1的位置;4、用简易打桩机将钢管桩1压入地层中;5、通过压力注浆设备将水泥浆液注入钢套筒2与钢管桩1缝隙之间的土体内,形成注浆体3,进行土体固化。冬季进行注浆时,气温不宜低于零下10℃,浆液需要添加外加剂;6、通过预留的二次注浆管6进行二次压力补浆;7、在钢管桩1上焊接钢柱和钢梁5,最终形成整体钢管桩支架;8、在钢管桩支架上铺设管道4。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46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