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塔壁结构改进的三氧化硫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4766.8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5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阮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达诺尔半导体超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2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进 三氧化硫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塔壁结构改进的三氧化硫吸收塔。
背景技术
电子半导体、化工、机械以及钢铁冶金等行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酸雾、硝酸雾、氯化氢、氟化氢以及氯气等气体,随着城市环境污染的加剧,国家对此类气体的排放标准做了严格控制,吸收塔是常见的用来处理这些具有腐蚀性或毒性的可溶性气体的净化设备。目前,三氧化硫吸收塔一般采用钢板制作成塔体,在塔体内壁设置防腐内衬,然而,钢板与防腐内衬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这样在温度较高或温差变化大的环境下使用时,吸收塔无法消除热胀冷缩带来的巨大压力,将引起变形或移位等问题,从而影响吸收塔的使用寿命。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三氧化硫吸收塔的塔壁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壁结构改进的三氧化硫吸收塔,有助于解决塔体因热胀冷缩而导致使用寿命变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塔壁结构改进的三氧化硫吸收塔,包括外层的钢壳体以及内层的防腐内衬,其特点是:所述的钢壳体的内壁和防腐内衬的外壁之间的缝隙形成缓冲腔,在所述的缓冲腔中设置缓冲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钢壳体由钢板焊接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防腐内衬为PFA451HP-J氟树脂板材。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冲层为钢丝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冲层通过胶水贴付在所述的钢壳体的内壁和防腐内衬的外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钢壳体在侧壁上开设用于连接真空泵的抽气口和用于连接压力表的压力表接口,所述的抽气口和压力表接口分别与所述的缓冲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使得在温度较高或温差变化大的环境下,能通过缓冲腔中钢丝网之间的间隙来补偿防腐内衬的热胀冷缩的量,从而缓解了吸收塔因钢壳体和防腐内衬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而带来的巨大压力,能延长吸收塔的使用寿命;另外,缓冲腔在由真空泵抽真空后,通过观察压力表接口上的压力表变化,能判断防腐内衬是否发生了破坏,监测简单、显示直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钢壳体、11.抽气口、12.压力表接口;2.防腐内衬,3.缓冲腔;4.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壁结构改进的三氧化硫吸收塔,包括外层的钢壳体1以及内层的防腐内衬2,所述的钢壳体1内壁和防腐内衬2外壁之间的缝隙形成为缓冲腔3,在所述的缓冲腔3中设置缓冲层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钢壳体1由钢板焊接构成;所述的防腐内衬2为PFA(可溶性聚四氟乙烯〕451HP-J氟树脂板材;所述的缓冲层4为钢丝网,缓冲层4通过胶水贴付在所述的钢壳体1内壁和防腐内衬2外壁之间。当吸收塔在温度较高或温差变化大的环境下使用时,塔壁能通过缓冲腔3中钢丝网之间的间隙来补偿防腐内衬2的热胀冷缩的量,从而缓解了吸收塔因钢壳体1和防腐内衬2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而带来的巨大压力,延长了使用寿命。所述的钢壳体1在侧壁上开设抽气口11和压力表接口12,所述的抽气口11和压力表接口12分别与所述的缓冲腔3连通。当吸收塔投入使用时,抽气口11连接外部真空泵将缓冲腔3抽真空,而压力表接口12上安装压力表用于监测缓冲腔3内压力的变化。当防腐内衬2出现破裂时,缓冲腔3中的压力随之变化并通过压力表显示,作业者由此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有效处理,监测简单、显示直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达诺尔半导体超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达诺尔半导体超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47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