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管柱的中间轴、转向管柱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5760.2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1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20 | 分类号: | B62D1/20;B62D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雪;胡冬冬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管柱 中间 以及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转向管柱的中间轴、转向管柱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转向管柱是用来连接方向盘和转向器的转向传动机构,用于将驾驶员的输入力矩传递到转向执行机构-转向器上,是安全驾驶车辆的重要转向系统部件。
中间轴是转向管柱的其中一个轴件,中间轴的两端均连接于万向节。目前国内生产的转向管柱中间轴,一般可分为两种型式:固定式和滑动式。固定式为单根轴的形式,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万向节,该结构不能沿轴线方向伸缩,并且容易产生振动,降低万向节的使用寿命;另一种为滑动式结构,该结构包括组成中间轴的上段和下段,其中一者的连接端形成为管,另一者的连接端形成为轴,采用滑动套管套在轴上后插入管结构中,上段和下段之间可以在轴线方向相对滑动,但不能相对地旋转。其中,滑动套管采用工程塑料、尼龙等材料制成,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磨损,造成连接处松动或产生异响。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因磨损造成中间轴连接松动和产生异响的中间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管柱的中间轴,该中间轴的衬套能够避免因磨损造成中间轴连接松动和产生异响。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该转向管柱的中间轴的衬套能够避免因磨损造成中间轴连接松动和产生异响。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的转向管柱的中间轴的衬套能够避免因磨损造成中间轴连接松动和产生异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管柱的中间轴,该中间轴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的连接端形成为管结构,所述第二轴段的连接端形成为轴结构,所述轴结构插入所述管结构中并且能够沿所述中间轴的轴线方向相对地滑动,所述中间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管结构和所述轴结构之间并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相对转动的衬套,其中,所述衬套设置有弹性伸缩结构,该弹性伸缩结构以收缩状态抵压在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之间。
优选地,所述弹性伸缩结构包括缺口,该缺口的两侧部分以收缩状态抵压在所述第一轴段和/或第二轴段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伸缩结构的横截面为C形,该C形的开口径向向外或径向向内设置。
优选地,所述衬套上形成有周向卡止部,该周向卡止部包括分别形成在所述衬套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的突出部,所述轴结构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管结构的内表面分别形成有与所述衬套配合的周向限位部。
优选地,形成在所述衬套外表面的所述突出部嵌入有能够相对于所述周向卡止部滚动的滚珠。
所述弹性伸缩结构和所述周向卡止部沿所述衬套的周向设置并均沿所述衬套的纵向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段的与所述管结构相对的一端形成为第一万向节叉,所述第二轴段的与所述轴结构相对的一端形成为第二万向节叉。
优选地,所述衬套通过压铆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轴结构或所述管结构。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其中,该转向管柱包括根据以上任意一项方案所述的中间轴,该中间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转向管柱的转向管柱上节以及下传动轴。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安装有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的转向管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衬套上设置弹性结构,可以保证衬套在磨损之后通过弹性结构的弹性形变力恢复弹性形变以与中间轴的彼此连接的两个轴段始终紧密贴合,防止中间轴的两个轴段连接松动,并且可以防止两个轴段在松动时产生异响。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衬套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衬套的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中间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中间轴安装在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之间状态下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轴段 2 第二轴段
3 衬套 31 周向卡止部
32 弹性伸缩结构 33 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57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的支架总成及汽车
- 下一篇:可立放纸管的手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