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压器进油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5989.6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3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海;段伟;凌青海;刘维;雷建林;严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2 | 分类号: | F01M11/02;F02B3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增压器进油管。
背景技术
增压器作为一个发动机进气增压提高发动机功率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使用是长期处于高温高油蚀以及强震动的恶劣环境,因此增压器的进油管无论是采用纯金属管还是与软管配合设置使用,进油管的使用寿命都是一定,复杂的工作环境使得进油管易于被腐蚀老化而损害。为了不影响车辆的安全,定期地对进油管进行检修更换时十分必要的,因此这就要求进油管的更换操作较为简单方便,同时还要保证具有优良的强度和密封性。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震动而发生损坏,降低了损坏几率,延长使用寿命的增压器进油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震动而发生损坏,降低了损坏几率,延长使用寿命的增压器进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器进油管,包括进油管段Ⅰ、进油管段Ⅱ以及连接于所述进油管段Ⅰ和进油管段Ⅱ之间的柔性管段,所述进油管段Ⅰ进油端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缸体油道连接的进油法兰,所述进油管段Ⅱ出油端固定设有桶型接头,所述桶型接头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回转体且桶形接头侧壁上沿径向设有进油道,所述进油管段Ⅱ出油口与所述进油道连通;
进一步,所述桶型接头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螺纹连接有过油螺栓,所述过油螺栓的螺杆沿轴向设有过油道且螺杆侧壁设有与该过油到连通的过油孔,所述过油螺栓的头部用于将桶型接头的一端开口密封,过油螺栓的过油孔位于桶形 接头内;
进一步,所述过油孔沿过油螺栓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
进一步,所述进油道为外侧内径大于内侧内径的锥形孔;
进一步,所述过油孔内设有节流元件;
进一步,所述桶型接头与过油螺栓头部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过油孔到过油螺栓螺杆底部的距离大于过油腔的轴向高度;
进一步,所述柔性管段为不锈钢编制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增压器进油管,使用操作方便,密封性强,便于对车辆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同时采用设置在进油管段Ⅰ和进油管段Ⅱ之间的柔性管段,有效地防止了进油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期机械震动而发生损坏,降低了损坏几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另外,进油管段Ⅱ出油端的桶型接头可采用过油螺栓固定连接于增压机进油口,从而大幅度简化该增压器进油管的转配工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桶形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油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桶形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油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增压器进油管,包括进油管段Ⅰ11、进油管段Ⅱ9以及连接于所述进油管段Ⅰ11和进油管段Ⅱ9之间的柔性管段10,所述进油管段Ⅰ11进油端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缸体油道连接的进油法兰12,所述进油管段Ⅱ9出油端固定设有桶型接头,所述桶型接头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回转体且桶形接头5侧壁上沿径向设有进油道,所述进油管段Ⅱ9出油口与所述进油道连通,本实施例的增压器进油管,使用操作方便,密封性强,便于对车辆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同时采用设置在进油管段Ⅰ 11和进油管段Ⅱ9之间的柔性管段10,有效地防止了进油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期机械震动而发生损坏,降低了损坏几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另外,进油管段Ⅱ9出油端的桶型接头可采用过油螺栓6固定连接于增压机进油口,从而大幅度简化该增压器进油管的转配工序。
本实施例中,所述桶型接头设有内螺纹3并通过螺纹连接有过油螺栓6,所述过油螺栓6的螺杆沿轴向设有过油道8且螺杆侧壁设有与该过油到连通的过油孔7,所述过油螺栓6的头部用于将桶型接头的一端开口密封,过油螺栓6的过油孔7位于桶形接头5内;桶形接头5的内腔为中间内径大,两端内径小的弧面,相比现有的圆柱形内腔而言,这种桶形内腔4的内表面表面积较大,因此能够有效降低液体对过油接头内腔的压强,另一方面,桶形内腔4的弧形内表面能够有效消减液体的冲击作用,大大提高过油接头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59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气涡轮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OCV阀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