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6217.4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3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潘新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新云 |
主分类号: | B62H5/00 | 分类号: | B62H5/00;B62J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刘瑜冬 |
地址: | 552300 贵州省黔西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特别为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普通的自行车上安装辅助能源,发明了现在常见的电动自行车。可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其辅助装置也越来越多,比如防盗报警、照明、喇叭等。但是这些辅助装都离不开控制器,因而控制器需要向外引出的电线也就越来越多。
现在用的控制器为了方便连接其它辅助装置,所以留有较长的外露电线。由于每根线连接的装置不同,所以将它们3-5根分为一组。所以,在装配作业时,与其他装置对接好多余外露电线揉成一个线团,然后把控制器、防盗器、线团放一起放在一个盒子里,就完成接线工作。
但是,线团中有带强电流的电源线和电机线,通电运行时这两种电线曲折严重必然会发热,长时间运行热量的积累久而久之会烧坏电线造成短路或断路进而烧坏控制器,甚至引起烧毁整车。而且,长期时间发热的电线对电池有限的电量会有一定的损耗。另外,当电动车需要维修时,对于杂乱的线团,很难确定哪一根线是需要维修的,无法一步到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引线凌乱导致的频繁发生的线路问题,杜绝烧毁控制器、烧毁整车的问题发生。本实用新型发明了一种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实现控制器和防盗器的一体装配,使引线分布规则,解决了引线原因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包括呈长方体的壳体,壳体包括长方筒及设于长方筒两端的前盖板、后盖板,壳体的前盖板上设有插孔;控制器电路板和防盗器电路板分别设于壳体内部并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电路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长方筒的内侧壁上,防盗器电路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后盖板上;控制器电路板和防盗器电路板的引出线末端设有金属插件,金属插件固定在前盖板的插孔上。
进一步地,插孔包括电源插孔、电机线插孔、霍尔线插孔、多功能线插孔及助力线插孔。
进一步地,控制器电路板与防盗器电路板之间连接的导线包括2根电源线,4根信号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实用新型,将控制器电路板和防盗器电路板统一布置,放置于控制器外壳内,缩短了两块电路板连接的用线长度,有效的杜绝两块电路板之间的线路故障导致防盗器失去作用发生现象,,进而降低了线路故障的发生率,同时给后期线路检修提供了便利,有效延长电动车的正常使用周期。也给消费者的这份财产作出了相关质量的承诺与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的截面图。
图中,
1、壳体;10、长方筒;11、后盖板;12、前盖板;120、插孔;2、防盗器电路板;3、控制器电路板;40、导线;41、引出线;5、金属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控制器,包括呈长方体的壳体1,还包括控制器电路板3、防盗器电路板2。
壳体1包括长方筒10及设于长方筒10两端的前盖板12、后盖板11,壳体1的前盖板12上设有许多插孔120,本实施例中,插孔120包括电源插孔、电机线插孔、霍尔线插孔、多功能线及助力线插孔,插孔120的种类和数量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控制器电路板3和防盗器电路板2上的引出线41末端连接金属插件5,金属插件5固定在相应的插孔120上,金属插件5充当与外部连线的接头,因此从控制器盒外看不到控制器和防盗器的连线,只能看到其插孔。
控制器电路板3、防盗器电路板2及设于壳体1内部,控制器电路板3通过螺栓固定在长方筒10内侧壁上,防盗器电路板2通过螺栓固定在后盖板11上,控制器电路板3与防盗器电路板2呈垂直状态。控制器电路板3与防盗器电路板2通过导线40连接,本实施例中,控制器电路板3与防盗器电路板2之间连接的导线40包括2根电源线,4根信号线,其具体连接情况根据选用的控制器电路板3和防盗器电路板2的情况而定。
本实用新型将控制器和防盗器结为一体,本实用新型没有外露引线,只有接口,从根本上解决线路混乱的现象,降低了电动车因线路故障导致瘫痪的一系列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电路板、防盗器电路板都为现有产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包括一个装置能达到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新云,未经潘新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6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