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括余热利用的活性炭热解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6661.6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3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华;叶恒棣;李勇;刘昌齐;钮心洁;陈红;颜学宏;黄伏根;魏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冶长天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J20/2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刘明芳 |
地址: | 410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余热 利用 活性炭 解析 装置 | ||
1.一种活性炭热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活性炭解析塔(1),该解析塔(1)具有:上部的加热区(2)和下部的冷却区(3),位于塔顶的用于输入待再生活性炭的进口和位于塔底的输出再生的活性炭的出口;
位于解析塔(1)的加热气路上游的加热炉(6);
位于加热炉(6)的气路上游的热风循环风机(4);
助燃风机(5),它的出风口经由第五管路(L5)连通到加热炉(6)的燃烧室的进风口;
为解吸塔加热区(2)输入加热气体的第一管路(L1),它的前端连接到加热炉(6)的尾端出风口以及它的末端连接到加热区(2)的加热气体进口;
输送外排热风(G1’)的第二管路(L2),其中热风循环风机(4)位于第二管路(L2)的前段与后段之间,并且该第二管路(L2)的前段的前端连接到加热区(2)的加热气体出口,而第二管路(L2)的后段的后端连接到加热炉(6)尾部的温度调节区;
为冷却区(3)输入常温空气的冷却风机(8),该风机的出风口经由第三管路(L3)连接到冷却区(3)的冷却风进口;
向解析塔的上部通入氮气的氮气管路(L11)和位于氮气管路(L11)中的氮气换热器(100);
用于从冷却区(3)中排出冷却风(G2’)的第四管路(L4),它(L4)的前端连接到冷却区(3)的出风口,其中从该第四管路(L4)的后端分出了一个或多个歧管并且这些歧管分别通往整个脱硫、脱硝装置中所设置的原烟气挡板、净烟气挡板和/或旁路挡板,以及,任选地,该第四管路(L4)的后端分别连接到氮气换热器(100)的加热介质通道的入口或废水蒸发器(110)的加热气体进口,或者其中该第四管路(L4)的后端分成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且这两个支路分别连接到氮气换热器(100)的加热介质通道的入口和废水蒸发器(110)的加热气体进口,该废水蒸发器(110)具有废水输入管(L14)和位于废水蒸发器内部的废水喷头;
煤气输送管路(L6),它的前端连接到煤气管路或煤气贮罐(7),而它的后端连接到加热炉(6)的燃烧室的燃料进口;和
从解吸塔的加热区和冷却区之间的中间区段中所引出的SO2浓缩气体引出管(L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热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从第四管路(L4)上分出的第三支路即第五管路(L5),该管路(L5)的后端连接到助燃风机(5)的进风口;和/或
用于将氮气通入解析塔的下部的第二氮气输入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性炭热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从第二管路(L2)的前段分出的第七管路(L7),后者(L7)用于外排热风(9)或该第七管路(L7)的后端分别连接到氮气换热器(100)的加热介质通道的入口或废水蒸发器(110)的加热气 体进口,或者该第七管路(L7)的后端分成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且这两个支路分别连接到氮气换热器(100)的加热介质通道的入口和废水蒸发器(110)的加热气体进口;或
位于煤气输送管路(L6)的前段与后段之间的用于预热煤气的煤气换热器(11)和从第二管路(L2)的前段分出的第七管路(L7),该第七管路(L7)连接到煤气换热器(11)的加热介质通道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冶长天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冶长天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66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类中药材超微粉体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废橡胶粉碎装置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