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雨刮用软硬共挤扰流翼挤出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7438.3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8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史宾;陈兴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工程复合材料中心;贵州普利英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雨刮用 软硬 共挤扰流翼 挤出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雨刮用软硬共挤扰流翼挤出模具。
背景技术
扰流翼是汽车用新型无骨雨刮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结构为一软一硬两种不同物料通过共挤模具挤出实现。扰流翼结构包括装配骨架和扰流翼主体,如附图1。装配骨架1为硬度较高的热塑性塑料,其作用是提供可靠的抱紧力和稳定的装备尺寸,并对上端的橡胶扰流翼主体起到支撑和牵引的作用;扰流翼主体2为较软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主要是为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的圆弧受风面和支撑面组成,利用汽车运动时的风阻,为汽车刮水片提供均匀的压紧力,使刮片不会被气流抬升而使刮水能力下降。
传统汽车扰流翼主要是注塑成型的一定弧度的薄片产品,安装在汽车雨刮压紧钢条上,如附图2,能一定程度的起到降低汽车雨刮风阻,使刮片能紧密贴合汽车挡风玻璃表面,保障刮片不会被气流抬升的作用,但是其结构复杂,重量较重,成本较高,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已逐步被汽车市场淘汰。
采用两种不同的物料进行共挤出,是当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但是当流变性质不同的两种熔体共同挤出通过同一共同流道时,由于出料压力及流动阻力不一致,极容易形成多层流动或混流,可能出现的情况有,硬料占据软料的流道而使硬料上升,得不到预先设计的硬料和软料的相对位置尺寸和形状比例,或两种物料不宜熔接而导致分离或熔接强度不足,由于主机机头和共挤机头的压力不同,而可能导致的溢料问题;如何保证物料在共同流道中的压力损失一致,形成两种物料的稳定平流,是此共挤模具设计中的核心问题,关系着两种不同流变性质的物料是否能有效的熔接、得到预先设计性能、形状和尺寸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汽车雨刮用软硬共挤扰流翼挤出模具,它即能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又能满足两种物料结合的分离或熔接强度,并避免溢料问题,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汽车雨刮用软硬共挤扰流翼挤出模具,包括导流板,在挤导流板的前端设有分流板,在分流板的前端设有口模板,在导流板、分流板及口模板上设有主流道,在口模板上设有从侧面进入的副流道,副流道在口模板内转向至与挤出方向相同,且主流道与副流道在口模板内衔接交汇构成物流熔接段,物流熔接段的上部为扰流翼型腔,在分流板及口模板部分的主流道与扰流翼型腔内设有分流芯,物流熔接段的下部为装配骨架型腔,主流道与副流道在衔接交汇前的夹角B为4-5°。当主副流道夹角B过大时,由于熔体强度和压力的不同,使两种不同流变性质的物料不能形成稳定的平流,尤其是主体材料较软而辅助材料较硬时,较硬的辅机材料易占据主体软料的流道通道,使得得不到预先设计的硬料和软料的相对位置尺寸和形状比例,使产品达不到使用要求;同样,当主副流道夹角B过小时,两种物料的熔接压力相对减小,在同样物流熔接段的情况下,任然难以得到熔接充分的合格产品,所以主流道与共挤流道的对接是该模具设计的核心,同时也是加工中的难点,在加工中既要保证流道的精度,还要考虑在挤出过程中,由于主机机头和共挤机头的压力不同,而可能导致的溢料问题。
所述的口模板的总厚度为L,副流道的转向处的导流孔直径为R、深度为D,L:R:=为30:2.5-3.5:7-9。这样的尺寸关系能克服扰流翼软料尖角A处流动阻力过大,难于成型的问题。
物流熔接段的长度L1为5-6mm。物流熔接段过长会导致由于熔体强度和压力损失的不同,硬料容易占据软料的流道而使硬料上升,得不到预先设计的硬料和软料的相对位置尺寸和形状比例;而过短将导致两种物料熔接的时间较短,使两种物料不宜熔接而导致分离或熔接强度不足。
分流板上设有对应产品结构的物料通道,使进入模口的胚料起到一个分配并压紧的作用,使胚料分配到物料流道阻力大很难充满的地方,同时根据产品尖角的大小,设计相对应的导流孔R1、R2、R3,产品扰流翼软料尖角越大,对应的导流孔的半径也越大。
口模板通过两颗定位销实现与分流板的准确定位,通过内六角螺钉,实现口模板、分流板及导流板的稳定连接,为克服扰流翼软料尖角处流动阻力过大,难于成型的问题,使口模板的总厚度L、导流孔直径R及导流孔深度D之间的关系为L:R:D=30:3:8。当尖角A越小时,对应的需要的导流孔直径R就越大,导流孔深度D也越大,口模总厚度L也就越大,否则很难得到设计的产品形状和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工程复合材料中心;贵州普利英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工程复合材料中心;贵州普利英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7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造粒机水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塑料挤出机的真空上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