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度可调节式气顶接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8758.0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0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靳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 |
代理公司: |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栾志超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度 调节 式气顶接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制造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度可调节式气顶接柱。
背景技术
现有拉延模具及后序模具中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利用机床气垫作为力源,这样既可提供稳定的压力又可节省大笔采购额外压力源的费用。但是由于模具结构限制无法直接将铸件与气垫相连,所以通常使用气顶接柱作为压力传递的工具。
现有技术中气顶接柱长度固定,不可调节,一旦采购便无法变更,适用范围小而且无法应对突发情况,如图1所示。对供货商来说现有的气顶接柱制作流程多是库存不同长度的坯料,并根据客户反馈的实际长度临时截取加工,既浪费材料又延长交货周期,无法像标准件一样直接备好库存即时发货。对于模具厂来说有多种原因会导致变铸件的行程发生变动,如母线与调试线的机床不同,因为压料情况变更需要临时改变铸件行程等情况。按正常的解决方案需要额外采购长度合适的气顶接柱,这样就会导致多余的接柱,无法适用于其他项目而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度可调节式气顶接柱,气顶接柱为分离可调节式,将原本的半成品变成为成品标准件,这样既可大批量生产库存又可满足模具厂的多种突发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长度可调节式气顶接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凸模插件、凹模插件,所述凸模插件包括连接柱和与连接柱固定连接的顶部,所述连接柱上设有等距分布的第一锯齿,所述凹模插件包括凹模体和开设于凹模体内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锯齿相配合的第二锯齿,所述凹模体底部开有螺纹孔;
还包括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的螺纹和直径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
所述连接柱的长度与所述凹槽的深度相同。
所述第一锯齿的每个齿距为5mm。
所述第二锯齿的每个齿距为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气顶接柱由可分离的三部分组成,使得气顶接柱的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固定螺钉的型号可以进行选择,加之第一锯齿和第二锯齿的配合,可以使凸模插件、凹模插件紧固连接;第一锯齿和第二锯齿的齿距是固定的,方便调节每个气顶接柱与机床接触的距离,使得每个气顶接柱的长度相同,进而使得每个气顶接柱受力均匀,不易被压弯,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加工效果好;固定螺钉能对凸模插件、凹模插件的连接起到稳固和支撑作用,也使每个气顶接柱结构稳定,不易跑偏和弯折。本实用新型将原本长度固定的气顶接柱变成长度可调节型,将原本的半成品变成为成品标准件,这样既可大批量生产库存,又可满足模具厂的多种突发情况,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凸模插件,2、凹模插件,3、固定螺钉,4、连接柱,5、顶部,6、凹模体,7、凹槽,8、第一锯齿,9、第二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度可调节式气顶接柱,包括凸模插件1、凹模插件2,所述凸模插件1包括连接柱4和与连接柱4固定连接的顶部5,所述连接柱4上设有等距分布的第一锯齿8,所述凹模插件2包括凹模体6和开设于凹模体6内的凹槽7,所述凹槽7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锯齿8相配合的第二锯齿9,所述凹模体6底部开有螺纹孔(图中未标出);
还包括固定螺钉3,所述固定螺钉3的螺纹和直径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
所述连接柱4的长度与所述凹槽7的深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87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