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救援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9001.3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0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刚;张玲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援 担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救援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在医疗救援中被普遍使用,现有技术的担架大致分为软担架和硬担架,对于骨折等伤者需要使用硬担架,大多数的病人可使用软担架,较轻便,且容易收纳。但是在救援之前无法预计需要使用哪种担架,必须将两种担架都预备好,很占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救援担架,能在各种救援行动中使用,便于携带和收纳,有利于救援的展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救援担架,包括一对担架侧杆、担架布、多个钩环、多个固定钩、底部支撑绳、一对抽拉槽、抽拉硬板、四根转轴、四根提手杆、一对跨肩带、一对弹力绳、一对锁扣及中空插筒;所述的担架布的两侧边缘处分别设有多个孔洞,所述的多个钩环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的担架布的孔洞上,所述的多个固定钩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的底部,所述的多个钩环分别与所述的多个固定钩适配连接,使所述的担架布铺设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上,形成担架本体;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上间隔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的底部支撑绳分别穿插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的通孔内,形成网状结构,所述的底部支撑绳位于所述的担架布的下方;所述的一对抽拉槽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的内侧壁上,所述的抽拉硬板的两侧端分别嵌入在所述的一对抽拉槽内,位于所述的担架布与所述的底部支撑绳之间,所述的抽拉硬板沿所述的一对抽拉槽滑动;所述的四根提手杆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的四根转轴连接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的两端部,所述的提手杆绕所述的四根转轴在竖直平面内0°-90°转动,所述的一对跨肩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四根提手杆的上一端;所述的一对弹力绳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的中部,所述的一对弹力绳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锁扣对应连接,所述的中空插筒设置在所述的担架侧杆上,位于所述的弹力绳的一侧,所述的中空插筒与所述的担架侧杆垂直,所述的中空插筒的高度与所述的四根提手杆的长度相当。
上述的救援担架,其中,所述的中空插筒是底部封闭的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中空插筒内插有输液杆,所述的输液杆的上端设有多根输液杆分支,所述的多根输液杆分支上设有多个输液瓶挂钩。
上述的救援担架,其中,所述的底部支撑绳上套有多个软垫套,所述的软垫套呈“X”形交叉设置在所述的担架布的下方。
上述的救援担架,其中,所述的四根提手杆上套有防滑套,所述的四根提手杆的端部设有耐磨垫。
本实用新型将软担架和硬担架合二为一,担抬稳定,使用方便,担架布可随时更换,使用更卫生,提高了救援的效率,体积小,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救援担架的仰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救援担架的中空插筒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救援担架,包括一对担架侧杆1、担架布2、多个钩环3、多个固定钩4、底部支撑绳5、一对抽拉槽6、抽拉硬板7、四根转轴8、四根提手杆9、一对跨肩带10、一对弹力绳11、一对锁扣12及中空插筒13;所述的担架布2的两侧边缘处分别设有多个孔洞,所述的多个钩环3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的担架布2的孔洞上,所述的多个固定钩4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1的底部,所述的多个钩环3分别与所述的多个固定钩4适配连接,使所述的担架布2铺设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1上,形成担架本体;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1上间隔设有多个通孔14,所述的底部支撑绳5分别穿插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1的通孔14内,形成网状结构,所述的底部支撑绳5位于所述的担架布2的下方;所述的一对抽拉槽6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1的内侧壁上,所述的抽拉硬板7的两侧端分别嵌入在所述的一对抽拉槽6内,位于所述的担架布2与所述的底部支撑绳5之间,所述的抽拉硬板7沿所述的一对抽拉槽6滑动;所述的四根提手杆9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的四根转轴8连接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1的两端部,所述的提手杆9绕所述的四根转轴8在竖直平面内0°-90°转动,所述的一对跨肩带1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四根提手杆9的上一端;所述的一对弹力绳11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的一对担架侧杆1的中部,所述的一对弹力绳1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锁扣12对应连接,所述的中空插筒13设置在所述的担架侧杆1上,位于所述的弹力绳11的一侧,所述的中空插筒13与所述的担架侧杆1垂直,所述的中空插筒13的高度与所述的四根提手杆9的长度相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理工学院,未经四川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9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