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蝶阀联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9449.5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7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宿向辉;黄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工程中,关于阀的连接,尤其涉及一种蝶阀联接结构。
背景技术
蝶阀广泛应用于各种流体介质的输送系统中,因其对流量的控制比较精确,在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城市煤气、冷热空气、化工冶炼和发电环保、建筑给排水等工程系统中输送各种腐蚀性、非腐蚀性流体介质的管道上,用于调节和截断介质的流动。
蝶阀工作时借助一个圆盘状的阀板,在阀体内绕阀轴旋转,从而达到启闭或调节的目的。阀板和阀轴的转动是同步的,二者之间的连接一般是在两个零件上钻通孔,通过一个锥度的销连接,销与孔板的间隙涂上防水胶。
显而易见,上述蝶阀结构存在一定的弊病,首先加工时销和孔的配合有一定要求,如果一方截面不圆整,将会造成配合间隙,通常在间隙处涂防水胶,但仍将导致轴端密封不严。其次,在使用的过程中,尤其是大流量应用场合下,蝶阀周围伴随着剧烈的水力冲击,腐蚀作用,甚至会有气蚀的发生,对蝶板的冲击和侵蚀作用也比较明显,以上连接结构很容易使防水胶脱落或者溶解,随之加剧孔板处的腐蚀和气蚀作用,直接影响到蝶阀的使用寿命。
如果流体接触到阀轴,对阀轴和轴承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随着技术的进步,无销结构也逐步产生,通过将阀轴和阀板的配合面加工成方形或者六边形来传递扭矩,这种阀门在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中有重要意义。但是这种 无销连接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最主要的是加工要求高,因为阀轴和阀板的配合面承载的是持续的水力动载荷产生的变扭矩,要求这种间隙配合间隙极小,同时这种结构轴向定位往往难以很好的实施,国内很多小型蝶阀生产企业的无销连接产品工作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二者配合松动、轴磨损等问题。因此,传统的二者连接结构不利于密封和使用可靠性。
近年,流体机械和管路控制技术持续进步,对阀门的高效可靠特性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的蝶阀产品品质也亟需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密、耐松动、耐磨损的蝶阀联接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阀轴与阀板连接存在的阀板和阀轴连接不可靠、密封不严密等问题,很好的规避了介质泄露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蝶阀联接结构,包括阀腔本体11、置于阀腔本体11内的阀轴8、套装在阀轴8上的阀板2,阀轴8的两个端部伸出阀腔本体11外部;阀腔本体11的一端连接阀体1,另一端连接阀底5;
所述阀轴8与阀板2之间通过胀紧装置实现无键连接;所述阀底5为拆卸式阀底。
所述胀紧装置包括外套3-1和置于其内的内套3-2,外套3-1的内壁与内套3-2的外壁楔形结构配合,外套3-1和内套3-2之间通过螺栓3-3连接;
当收紧螺栓3-3时,外套3-1与内套3-2之间轴线相对移动,内套3-2的内径逐渐变小。所述密封座9对应于胀紧装置的螺栓3-3轴线位置,开设有用于拆/装螺栓3-3的装配孔。
所述胀紧装置设置临近阀底5这端的阀轴8上。
在所述阀轴8的中部和/或临近阀体1的端部还设有胀紧装置。
所述阀腔本体11的两端设有密封座9。
所述阀底5与密封座9之间设置有密封环4;密封环4设置在密封座9的环槽内。
所述阀轴8的端轴与阀底5之间,以及阀轴8与阀体1之间设有导轴承6、7、10。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本蝶阀联接结构,通过胀紧装置的外套和内套的楔形结构相互配合,采用胀紧原理,使阀轴与阀板之间无相对滑移,保证轴表面不会损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阀轴与阀板上开孔并通过销钉固定连接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通过胀紧装置连接阀板和阀轴,调节螺栓可实现上述二者抱紧,胀紧套(内套、外套)的尺寸需要按照阀门的调节流量和压力进行合理选型,同时考虑安装尺寸。
本蝶阀联接结构拆卸安装方便,如需要对蝶阀进行维护和修理时,只需要反向,将阀底卸下,用螺丝刀拧下外套上的螺栓即可卸下胀紧装置。
本蝶阀联接结构技术手段简便易行,不仅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蝶阀的阀板和阀轴连接问题,规避介质泄露风险,而且易于维护和保养,同时对轴表面的机加工要求较低,有效提升蝶阀工作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综上所述,本蝶阀联接结构精度高,安装、调整、拆卸方便;强度高,联结稳定可靠;在超载时可以保护设备不受损坏,尤其适用于传递重型负荷。
本蝶阀联接结构不仅可用于流体机械和泵阀调节。而且可广泛用于重型机械、风力发电、包装机械、印刷机械、数控机床、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94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电磁铁控制的排烟阀
- 下一篇:一种电动风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