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坠落预制预应力楼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0013.8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1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何敏娟;孙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敏娟;孙永良 |
主分类号: | E04B5/10 | 分类号: | E04B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坠落 预制 预应力 楼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建筑中预制预应力楼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坠落预制预应力楼板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中,分别在工厂加工钢柱、钢梁,在施工现场分别安装钢柱、钢梁,之后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其现场工序较多、湿作业较多、投入的人力资源较多、工业化程度低,为此提出采用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代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量、提高工业化程度。但传统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直接搁置在钢梁上,在地震作用等侧向荷载下容易发生预制板掉落的后果,为此提出了一种防坠落预制预应力楼板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坠落预制预应力楼板结构,从而防止在地震作用等侧向荷载下预制板端部与支承钢梁发生较大错动后造成预制板掉落的后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坠落预制预应力楼板结构,由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压紧螺栓6、压紧垫片7、U型垫片8、钢筋连接套筒9、铰链10、玻璃纤维布防水胶带14、中跨钢梁15、边跨钢梁16、填缝混凝土17及聚酯水泥砂浆18组成,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内布置有板底预应力筋2、板顶纵向钢筋3、板顶横向钢筋4及发泡苯筒5;
其中: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通过压紧螺栓6、压紧垫片7及U型垫片8搁置固定于中跨钢梁15或边跨钢梁16上,所述中跨钢梁15或边跨钢梁16上焊接有压紧螺栓6,U型垫片8和压紧垫片7套于压紧螺栓6上,板底预应力筋2位于压紧垫片7和U型垫片8中间,采用螺母压紧固定;纵向相邻的板顶纵向钢筋3之间采用钢筋连接套筒9相连,位于边跨处的板顶纵向钢筋3下弯后穿入压紧垫片7和U型垫片8中间,采用螺母压紧固定;横向相邻的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之间通过铰链10相连组成一体,其拼缝下部贴玻璃纤维布防水胶带14,横向相邻的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之间的缝隙采用聚酯水泥砂浆18填充;纵向相邻的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之间的缝隙采用填缝混凝土17填实;设置于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内的发泡苯筒5作为楼板孔洞的填充物,同时在工厂预制该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后不取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铰链10由销轴管11、销轴12及铰链板13组成,所述销轴12穿入销轴管11,且销轴管11焊接固定于铰链板13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将铰链10焊接在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中的板顶横向钢筋4上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采用压紧螺栓6、压紧垫片7、U型垫片8及钢筋连接套筒9将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搁置固定在中跨钢梁15或边跨钢梁16上;采用铰链10将横向相邻的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连成一体;通过上述措施使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具有防止坠落的能力。
2. 采用发泡苯筒5作为楼板孔洞的填充物,同时在工厂预制该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后不取出,防止传统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孔洞定位后抽孔造成表面混凝土的塌落,也可降低该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1的自重及提高其保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材料普通、加工方便,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坠落预制预应力楼板结构的平面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
图5为图1的D-D剖视图。
图6为U型垫片的详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E-E剖视图。
图7为压紧垫片的详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F-F剖视图。
图8为铰链的详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G–G剖视图。
图中标号:1为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2为板底预应力筋、3为板顶纵向钢筋、4为板顶横向钢筋、5为发泡苯筒、6为压紧螺栓、7为压紧垫片、8为U型垫片、9为钢筋连接套筒、10为铰链、11为销轴管、12为销轴、13为铰链板、14为玻璃纤维布防水胶带、15为中跨钢梁、16为边跨钢梁、17为填缝混凝土、18为聚酯水泥砂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敏娟;孙永良,未经何敏娟;孙永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0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