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肢体抬高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0559.3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9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王晋军;王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强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3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肢体 抬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肢体抬高支具。
背景技术
手术后患肢的血液循环障碍会使患肢肿胀,不利于快速康复,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
国内临床上多采用布朗式架或垫枕法,即采用枕头垫高或用楔形海绵垫将患肢抬高。但是枕头垫高需要数个枕头而且抬高高度不能准确设定或不能准确调节,另外,楔形海绵垫高度是固定的,并且由于质量过轻,重心高,不能稳固的支撑患肢,易使患肢倒下。CPM(连续被动活动)机虽然可以多角度抬高患肢,且可以缓慢运动,但重量较重,价格昂贵,不适用病人长时间使用。
专利号CN203619816U公开了一种手动肢体抬高支架,结构简易,在抬高患肢时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不同的抬高角度,已获得不同的支撑效果,并且占据空间小,但是,仍然存在舒适性不佳,不利于患者长时间使用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肢体抬高支具,具有调节容易,轻便,舒适性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肢体抬高支具,包括底座、支架和用于放置患肢的支撑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面设有两道并列的凸起,所述支架由两条对称设计的支撑腿组成,所述两条支撑腿的底部两侧分别铰接在所述两道凸起相对的内侧面上,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两条平行的支撑条、若干条弹簧和海绵垫,两条支撑条的同一端铰接在所述两道凸起的端部处,底面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齿槽,弹簧等距排列于两条支撑条之间,海绵垫位于弹簧上部;当所述支撑组件立起时,支架顶部嵌在齿槽内;当所述支撑组件扣合在底座上时,支架放倒在两道凸起之间。
其中,海绵垫的两侧优选通过绑带与支撑条固定连接,通过绑带固定海绵垫方便长时间使用后更换。
每个齿槽处优选设有用于标记所述支撑组件与底座之间夹角的不同度数刻度,可以在调节使用高度时控制更加精确。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将传统的支撑板结构改为弹簧式结构,受力更加均匀,且舒适性好,海绵垫的加入又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2)抬高患肢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支架与齿槽之间的配合角度,以获得不同的支撑效果;(3)不使用时可以将其合起收藏,不占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 2、支架 3、凸起 4、支撑条 5、弹簧 6、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肢体抬高支具,包括底座1、支架2和用于放置患肢的支撑组件,所述底座1的顶面设有两道并列的凸起3,所述支架2由两条对称设计的支撑腿组成,所述两条支撑腿的底部两侧分别铰接在所述两道凸起3相对的内侧面上,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两条平行的支撑条4、若干条弹簧5和海绵垫6,两条支撑条4的同一端铰接在所述两道凸起3的端部处,底面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齿槽,弹簧5等距排列于两条支撑条4之间,海绵垫6位于弹簧5上部;当所述支撑组件立起时,支架2顶部嵌在齿槽内;当所述支撑组件扣合在底座1上时,支架2放倒在两道凸起3之间。
其中,海绵垫6的两侧通过绑带与支撑条4固定连接,通过绑带固定海绵垫6方便长时间使用后更换。
每个齿槽处设有用于标记所述支撑组件与底座1之间夹角的不同度数刻度,可以在调节使用高度时控制更加精确。
本装置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将传统的支撑板结构改为弹簧式结构,受力更加均匀,且舒适性好,海绵垫6的加入又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2)抬高患肢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支架2与齿槽之间的配合角度,以获得不同的支撑效果;(3)不使用时可以将其合起收藏,不占据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强,未经李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05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理用医用箱
- 下一篇:先天性心脏病术后U型体位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