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0701.4 | 申请日: | 2014-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3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毅 |
主分类号: | F21V13/00 | 分类号: | F21V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照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光源技术已经被应用于诸多领域,应用最多的光源是卤素灯和荧光灯。这些光源的最大的问题是亮度不足。近年来,LED光源发展迅速,利用蓝色的LED激发涂敷于LED表面的黄色荧光粉来产生白光,这种光源已经开始在市场上普及。但问题在于单颗LED光源的功率较低,依然存在亮度不足的问题。
而高亮度光源领域,常用的是高压汞灯和氙灯光源,这样的光源依靠超短的灯弧而具有很高的亮度(能量密度),但问题在于其寿命只有1000小时左右,使用成本很高。
目前出现了一种半导体光源,其结构如图7所示。激发光源(图中未画出)发出的激发光721经过分光滤光片711的透射入射于透镜703并经过透镜703的折射而聚焦于荧光粉层701。从荧光粉层701出射的受激光722被透镜703收集后准直,经过分光滤光片711的反射而最终出射。在该光源中,分光滤光片811透射激发光同时反射受激光,其作用在于将激发光和受激光的光路相分离。若没有该分光滤光片,则受激光将全部向激发光源方向出射从而造成严重的光损失。
然而,这种结构只能出射受激光,而受激光往往是单色光而不能是白光。因此目前的半导体光源结构实现不了高亮度的白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用于发射蓝光的蓝光光源;包括位于蓝光光路上的分光装置,该分光装置的分光面包括透射区和反射区,入射于透射区的蓝光透过分光装置形成第一蓝光,其所在的透射光路为第一光路;入射于反射区的蓝光被分光装置反射而形成第二蓝光,其所在的反射光路为第二光路;包括位于第一光路上的反射装置,第一蓝光被该反射装置反射并沿着第一光路逆向返回到分光装置,其中的一部分被分光装置的反射区反射而形成第一出射光;包括位于第二光路上的波长转换装置,该波长转换装置吸收第二蓝光并受激发射受激光,该受激光沿着第二光路逆向返回到分光装置并透射分光装置而形成第二出射光,第一出射光与第二出射光合为一束出射;其中,所述反射装置为散射反射装置,分光装置到反射装置的光路与分光装置到波长转换装置的光路的设置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用于发射蓝光的蓝光光源;包括位于蓝光光路上的分光装置,该分光装置的分光面包括透射区和反射区,入射于透射区的蓝光透过分光装置形成第一蓝光,其所在的透射光路为第一光路;入射于反射区的蓝光被分光装置反射而形成第二蓝光,其所在的反射光路为第二光路;包括位于第二光路上的反射装置,第二蓝光被该反射装置反射并沿着第二光路逆向返回到分光装置,其中的一部分被分光装置的透射区透射而形成第一出射光;包括位于第一光路上的波长转换装置,该波长转换装置吸收第一蓝光并受激发射受激光,该受激光沿着第一光路逆向返回到分光装置并被分光装置反射而形成第二出射光,第一出射光与第二出射光合为一束出射;其中,所述反射装置为散射反射装置,分光装置到反射装置的光路与分光装置到波长转换装置的光路的设置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上述的发光装置。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可以形成两个出射光的混合光。由于沿两个光路逆向返回的光都是接近朗伯发散的光,而且两个光路设置相同,这样第一出射光和第二出射光的光斑和光分布就相同,形成的混合光就会很均匀。
附图说明
图1A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B表示了图1A实施例中的分光装置的正视图;
图1C表示了图1A实施例中的反射装置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
图2表示了图1A所示实施例中的分光装置中的透射区的优选透射谱;
图3A表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B表示了图3A实施例中的波长转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4A表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B表示了图4A实施例中的分光装置的正视图;
图5表示了图4A实施例中的分光装置的反射区的优选透射谱;
图6A表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B表示了图6B实施例中的分光装置的正视图;
图7表示了现有的一种光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毅,未经杨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0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