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防辐射保护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0958.X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8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胡勇;邓金祥;宋致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安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27/18;B32B27/3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防辐射 保护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静电防辐射保护薄膜,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的防静电防辐射保护薄膜。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日用品。为了防止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显示屏幕的磨损和污染,通常会在手机和平板电脑表面贴上一层保护薄膜。但是,现有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保护薄膜均存在着防静电性能差或者不具有防静电性能的缺点,使用过程中在保护薄膜表面会积累静电,影响使用效果。同时,由于人们长期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屏幕辐射的电磁波会对人的眼睛和视觉系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轻则导致视力下降,重则可能导致出现眼科疾病。因此,设计一种用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的防静电防辐射保护薄膜是必要的。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技术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用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的防静电防辐射保护薄膜,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设计一种用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的防静电防辐射保护薄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保护薄膜防静电性能差和电磁辐射高的技术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静电防辐射保护薄膜,用于手机或平板电脑,包括防静电层、防辐射层和底层;其特征在于:防辐射层粘结在底层上,位于外表面的防静电层粘结在防辐射层上;所述的防静电层为在PET中均匀分散了纳米石墨粉末后形成的薄膜,厚度为30~40μm;所述的防辐射层为氧化钛薄膜,厚度为30~40μm。
其中:所述的底层为硅胶薄膜,厚度为20~30μ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防辐射保护薄膜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使用在PET中均匀分散了纳米石墨粉末后形成的薄膜作为防静电层,利用纳米石墨的导静电性能极大地提高了保护薄膜的防静电效果;
2、通过使用氧化钛薄膜作为防辐射层,利用氧化钛薄膜的优良的防辐射性能,极大地降低保护薄膜的的电磁波辐射。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可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及说明书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防辐射保护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防静电层、2为防辐射层、3为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防辐射保护薄膜。
参见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防辐射保护薄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静电防辐射保护薄膜,用于手机或平板电脑,其包括防静电层1、防辐射层2和底层3;防辐射层2粘结在底层3上,位于外表面的防静电层1粘结在防辐射层2上;该防静电层1为在PET中均匀分散了纳米石墨粉末后形成的薄膜,厚度优选为35μm;该防辐射层2为氧化钛薄膜,厚度优选为35μm;该底层为硅胶薄膜,厚度优选为25μm。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防辐射保护薄膜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使用在PET中均匀分散了纳米石墨粉末后形成的薄膜作为防静电层,利用纳米石墨的高防静电性能极大地提高了保护薄膜的防静电效果;
2、通过使用氧化钛薄膜作为防辐射层,利用氧化钛薄膜的优良的防辐射性能,极大地降低保护薄膜的的电磁波辐射。
显而易见的是,以上的描述和记载仅仅是举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应用或使用。虽然已经在实施例中描述过并且根据附图描述了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制由附图示例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作为目前认为的最佳模式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教导的特定例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将包括落入前面的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任何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安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安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09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