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叉孔相贯线位置、深孔折弯位置微小金属毛刺去除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1464.3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7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邓开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郧西精诚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杨远见 |
地址: | 4426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 孔相贯线 位置 折弯 微小 金属 毛刺 去除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毛刺的器械,具体是交叉孔相贯线位置、深孔折弯位置微小金属毛刺去除器械。
背景技术
在开发差速器壳体使用车铣复合中心进行差速器壳体的行星孔-行星轴销孔的钻铰加工过程中,Φ17(+0.068/+0.038)的行星孔、Φ5(+0.012/0)的行星轴销孔相交形成的相贯线位置,出现了肉眼不可辨别的微小金属毛刺,如图1所示。这种毛刺特别小,小到肉眼无法观测到,手指伸进Φ17孔内也无法感知到毛刺的存在。
该差速器壳体的材质为QT500-7。球铁这种材质,既有铸铁易成型、好加工的特点,又有了钢材质的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综合机械性能优异,适合于结构复杂的受力结构件(但是球铁同时又继承了铸铁和钢的缺点)。Φ17(+0.068/+0.038)的行星孔、Φ5(+0.012/0)的行星轴销孔,由于孔公差带很小,为了保证孔径在公差带内(要求做到孔公差带中值),就需要使用铰刀进行铰孔,保证孔径尺寸。但是在铰孔过程中会出现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
a.当先铰Φ17(+0.068/+0.038)孔、再铰Φ5(+0.012/0)的时候,毛刺会翻进Φ5孔内;
b.当先铰Φ5(+0.012/0)孔、再铰Φ17(+0.068/+0.038)孔的时候,毛刺会翻进Φ17(+0.068/+0.038)孔。
由于Φ5(+0.012/0)孔较深,且孔公差带很小,计量型检具测头无法进入孔内检查,只能使用通止规进行全接触测量;使用气动量仪检测孔径是合格的,但是使用全形接触塞规检测,塞规通端在接触到相贯线部位的毛刺,塞规就无法通过了。
而且这种非常微小的金属毛刺,在差速器装配过程中,压入行星轴销的时候,虽然能够顺利装配,但是毛刺会卡在行星轴、行星轴销之间的缝隙里面,随着变速箱使用过程中的震动会掉落进变速箱润滑油中。这些微小金属碎屑会随着变速箱润滑油的流动进入到电磁阀、双离合器模块等Control Unit机构中,造成变速箱换挡顿挫、失效等潜在风险(Volkswagen的双离合变速箱曾经出现过大规模的电磁液压控制阀异常问题,导致召回40万台变速箱)。
为了能够完全去除这种毛刺,只好人工用铰刀进行手动铰孔。手工铰孔还是存在着上述问题:铰Φ17孔,毛刺翻进Φ5孔里面;铰Φ5孔,毛刺翻进Φ17孔里面。于是乎,操作工只好先手工铰Φ17孔,再铰Φ5孔,一遍又一遍.......直到塞规通端能够顺利通过,费时费工。但是,Φ5(+0.012/0)孔较深,孔公差带只有0.012mm,不熟练的操作工在手工铰孔的时候,如果用力方向没把握好或者力道过大-----孔被铰大了!这时候就没有抢救的余地,只能报废了。量产该零件的时候,非常头疼毛刺的事情。
于是,就进尝试了各种方法:
1.反勾倒角刀,如图2所示,这种刀具去毛刺,效率比较高,简单粗暴有效。但是刀刃在刀体进给过程中会划伤内孔表面,适得其反。
2.金刚锉,熟练的技师使用金刚锉,从Φ17孔位置将金刚锉的锉头伸进Φ5孔的相贯线顶端,轻轻挠动锉刀,也能够基本去除毛刺,这种办法需要技师具有很好的眼力、手指灵活性,仅适合于手工样件生产,不适合大批量生产,对人员素质水平要求非常高。
3.细铜丝线法,将4平的铜导线(每根4平的铜导线由数十根细小铜丝缠绕而成的那种铜导线)外绝缘皮剥掉,三根一股搓成一根麻花状的线束。然后将线束浸泡在煤油里面,从Φ17孔位置传入,从Φ5孔位置拉出(如图3所示),能够将相贯线位置的细小毛刺去除干净。
这种去除毛刺的方法,铜线束的构成铜丝是一根一根独立存在的,缠绕在一起的时候,整个线束外表面形成了“麻花状”的花纹,当铜质线束在煤油作为润滑介质的时候,铜线束穿过相贯线位置,这些花纹就起到了类似于金刚锉表面细小磨粒的作用,将微小金属毛刺去除,金属碎屑粘附在铜质线束表面,后由线束带出;但是使用单一铜质线束的材料,不能回避铜的一个重要物理特性-----高延展率。当铜线束拉进拉出Φ5孔超过10次之后,铜线束已经发生挤压变形,去毛刺效果就很不明显了。如果将铜线束缠绕的过粗,需要很大力气将铜线束从Φ5孔拉出来,反而会划伤内孔。而且铜的价格非常昂贵,仅仅将铜线束用来做去毛刺的器械,显得大材小用。同时,使用煤油作为润滑介质,煤油具有很强的“碳”吸附能力,球墨铸铁的球状石墨会“游离”析出到煤油中,污染零件表面,造成零件清洁度超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郧西精诚汽配有限公司,未经郧西精诚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14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