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值班变电站遥控巡视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1818.4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4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韩红生;王云浩;潘威;谢辉;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崔卫琴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值班 变电站 遥控 巡视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中无人值班变电站,尤其涉及一种无人值班变电站遥控巡视装置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 随着电力科技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电网“大运行”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变电站经过技术升级、改造将成为无人值班的变电站,有力的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生产管理水平,同时也对变电站监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公告号为“CN 20369153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人值班变电站遥控巡视装置,在现场设有可多角度、多方位采像的现场采像装置,在监控室设有监视装置,二者通过网络连接通迅,实现了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区内的设备进行日常的视频巡视和设备故障时的外观多角度检查的功能,使无人值班变电站达到智能和自动控制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障了电力的正常供应。
但是可移动摄像头是通过箱体内部安装有12V容量为12AH的蓄电池进行供电,当蓄电池容量不足时,需要运维人员定期去进行更换,日常维护起来显得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值班变电站遥控巡视装置充电装置,能够方便地给可移动摄像头进行充电,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无人值班变电站遥控巡视装置充电装置,包括有现场采像装置和监控室监视装置,所述现场采像装置包括有设置在现场的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沿轨道移动并能使摄像头上下、左右转动的可移动摄像头,所述监控室监视装置与现场采像装置通过网络连接,所述的可移动摄像头的电源端连接有两组插头,两组插头分别设置在可移动摄像头底座的两端,所述的轨道两端分别设置有用来与两组插头分别对应连接的充电器,两个充电器连接电源。
所述的两个充电器分别通过两个电流传感器与两组插头连接,两个电流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两个充电器内部,两个电流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模块连接监控室监视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可移动摄像头底座两侧分别安装电源插头,在轨道两端分别安装有对应插头的充电器,监控人员可以通过遥控操作让可移动摄像头沿轨道运动,底座插头即可插入充电器的插孔进行充电,方便了无人值班变电站遥控巡视装置的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值班变电站遥控巡视装置充电装置,包括有现场采像装置和监控室监视装置,所述现场采像装置包括有设置在现场的轨道2,所述轨道2上设有沿轨道移动的可移动摄像头1,可移动摄像头1设置在底座3上,底座3通过轮子4沿轨道移动,所述监控室监视装置与现场采像装置通过网络连接。所述的可移动摄像头1的电源端连接有两组插头(图中只画出了一组插头5),两组插头分别设置在可移动摄像头底座3的两端,所述的轨道2两端分别设置有用来与两组插头分别连接的充电器(图中只画出了一个充电器6),两个充电器连接电源。所述的插头5、充电器6的插孔要求良好的配合,不能插的太紧。
所述的两个充电器分别通过两个电流传感器与两组插头连接,两个电流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两个充电器内部,两个电流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模块连接监控室监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可移动摄像头1的电池没电时,工作人员遥控操作可移动摄像头1沿轨道2移动至距离最近的充电器进行充电,所述的电流传感器感应充电器输出的电流,发送给监控室监视装置,监控室监视装置识别出电流传感器的值,当电流传感器所测充电电流不为0时,则可知充电器正在充电,在显示器上显示“正在充电”,当电流传感器所测充电电流为0时,在显示器上显示 “充电完成”,以便监控人员随时掌握装置电池的充电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1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