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外壳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2077.1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3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侯敏;冯玉良;李立楠;曹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包姝晴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系统 外壳 密封 结构 | ||
1.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外壳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托盘(1),其边缘设置有托盘法兰(11);
上盖(2),其边缘设置有上盖法兰(21);
法兰密封圈(3),位于托盘法兰(11)上设置的槽口(12)内;
其中,所述上盖法兰(21)与所述托盘法兰(11)相对应;所述上盖法兰(21)上设置的榫头(22)与所述托盘法兰(11)的槽口(12)相对应,并在所述上盖法兰(21)与托盘法兰(11)连接装配时,由插入到对应槽口(12)中的所述榫头(22)对法兰密封圈(3)施加压力,使发生弹性形变的法兰密封圈(3)将所述榫头(22)和槽口(12)之间的缝隙填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外壳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外壳密封结构进一步包含若干法兰螺栓(4);每个法兰螺栓(4)穿过所述上盖法兰(21)上对应设置的第二通孔(23),和所述托盘法兰(11)上对应设置的第一通孔(13)后,插入到所述托盘法兰(11)上对应设置的盲端背焊螺母(14)中,通过锁紧的法兰螺栓(4)和盲端背焊螺母(14)使上盖法兰(21)和托盘法兰(11)相互配合接触,来将上盖(2)和托盘(1)相互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外壳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法兰(21)上环绕第二通孔(23)设置有环形槽(24),所述环形槽(24)开设在上盖法兰(21)与法兰螺栓(4)配合接触的位置;
所述环形槽(24)内设置有O型圈(25),由所述法兰螺栓(4)对O型圈(25)施加压力,使发生弹性形变的O型圈(25)将上盖法兰(21)与法兰螺栓(4)之间的缝隙填充。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外壳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法兰(11)上设置有两道槽口(12),内道的槽口(12)与外道的槽口(12)之间等距,两者分别环绕托盘法兰(11)一周;
所述上盖法兰(21)上设置有两圈榫头(22),内圈的榫头(22)与外圈的榫头(22)之间等距,两者分别环绕上盖法兰(21)一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外壳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二通孔(23)设置在所述上盖法兰(21)上沿着内圈的榫头(22)与外圈的榫头(22)之间的等距线上;
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3)设置在所述托盘法兰(11)上沿着内道的槽口(12)与外道的槽口(12)之间的等距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外壳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相邻第一通孔(13)的间距,或相邻第二通孔(23)的间距,或相邻盲端背焊螺母(14)的间距,为100mm~15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外壳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法兰(11)的宽度或上盖法兰(21)的宽度为50mm~8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外壳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法兰密封圈(3)由丁晴橡胶,或硅橡胶,或发泡棉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外壳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盘法兰(11)上槽口(12)的宽度,大于所述上盖法兰(21)上榫头(22)的宽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外壳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发生弹性形变的法兰密封圈(3)将所述榫头(22)的榫顶(221)与所述槽口(12)的槽口侧壁(121)和槽底面(122)紧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20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电动车拉杆电池盒
- 下一篇:防错支架及含有该防错支架的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