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封口标贴单的包装袋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2118.7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3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武红文;张鑫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24 | 分类号: | B65D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知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9 | 代理人: | 张京安;林俐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封口 标贴 装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封口标贴单的包装袋。
背景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试验人员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在施工现场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进行取样,并送至具有相应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活动称之为见证取样和送检。此项制度实施以来,在保证检测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见证人员应按照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 对施工现场的见证取样和送检进行见证。见证人员应在试样或其包装上作出标识、封志。目前, 见证人员多是由监理单位的工程监理人员兼任,监理人员配备不足已是工程监理行业的普遍现状,所以见证人员配备不足也就不足为怪了。特别是近年来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有些工程上的见证人员严重不足,监理的工作内容很多,检测取样、送检的旁站见证只是其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工作繁忙时无暇顾及,送检工作多是施工单位单独进行,并且现场取样的样品没有一次性封闭防拆换的固定包装,见证取样单为独立的一张纸质文件,没有和取样样品结合起来,在送检过程中会出现实验样品被调换或不法承包商为使试验合格而伪造试验样品的现象,从而使见证取样工作失去原有的作用。
见证取样送检制度要求检测机构在接收见证取样送检的样品时,应核查见证人员的身份或检查试样上的标识和封志,委托单上应由见证人员签字,见证取样送检的检测报告才能加盖见证取样检测的专用章。但作为社会中介机构的检测机构,其本身就是受雇于工程施工方,这样的地位使其在对见证取样送检进行核验和把关时存在一定的顾虑,不愿得罪施工方。从而就造成一些见证取样送检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现象出现。检测机构只对送来的样品负责,只要其委托单上有见证人员的签名,不管是否见证人员本人到场见证送检、是否本人签字、样品是否符合要求等等,一概通融地在检测报告上加盖见证取样检测专用章。当然,就目前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要检测机构审核见证人员的身份、签名也是有一定困难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封口标贴单的包装袋。
该包装袋包括:
封口标贴单, 该封口标贴单为带背胶多联抽取式标贴单,上、下、左粘胶;
所述包装袋具有印刷层;
封口标贴单可以粘贴在包装纸的封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封口标贴单为多联复写纸,具有多层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包装为袋塑料编织材料的包装袋;所述封口标贴单为多联无碳复写纸,具有六层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封口标贴单的最底下一层的背面是带有背胶的,所述背胶是防二次撕裂胶,在背胶上覆有一层膜。
进一步地,所述印刷层可以根据不同袋内样品印刷名称和项目名称信息,并且该包装袋的规格可以根据样品的规格进行对应设置,形成专用袋。
进一步地,为了更有效识别项目信息,可将与项目信息相关的二维码同时喷涂在专用袋的上面,检测单位可以通过识别设备清楚快速的识别相关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封口标贴单的左右两侧还设有定位排孔,用于在打印时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封口标贴单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层级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取样送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
为了最大可能保证见证取样和送检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预防在见证取样和送检过程中出现鱼目混珠、调换样品等现象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专用于建材见证取样的带有封口标贴单的取样袋,该取样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封口标贴单, 此单为带背胶多联抽取式标贴单,上、下、左粘胶。封口标贴单设计为多联复写纸,具有多层结构,例如附图1-3所示的,所述封口标贴单材质可以选择为多联无碳复写纸、结构以六层为最优。此单最底下一层的背面是带有背胶的(此胶是防二次撕裂胶),然后在背胶上覆有一层膜,监理在第一层单子填好样品详细资料并加盖见证取样章后,将最底下一层背面覆的薄膜撕掉即可将整张封口标贴单贴到装有送检样品的专用外包装的封口处,有效避免包装被人为二次开封造成的样品被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21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密封瓶盖
- 下一篇:一种3D立体带侧封拉链的压缩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