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水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2137.X | 申请日: | 2014-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3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炎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炎炎 |
主分类号: | F03B1/00 | 分类号: | F03B1/00;F03B1/02;F03B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1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效率 水轮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水轮机。
背景技术
水力发电需要使用水轮机将水流冲击力转变为动力提供给发电机,是一种环保、清洁的获取电力的方式。目前的水轮机是这样工作的,水轮机由壳体及壳体内可以转动的叶轮组成,将叶片以直列叶片的方式,竖直分布在叶轮圆柱面上,水轮机安装在堤坝的下部,利用较高的落差及水流量冲击叶轮,使叶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这样的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叶轮的叶片与壳体之间有较大的间隙,必须有较大的水流量较快的流速提供冲击力才能推动叶轮转动,浪费了很大一部分水;致使在许多水流量较小、落差较小的地方无法使用,同时,使用这样的水轮机往往需要筑坝栏水,增加了成本投入。而且目前常见发电站中使用的水轮机的入水压力不可根据需要主动调节,如果入水压力太大,会导致风扇转速过快,不可很好的控制发电量。如果入水压力太小,会导致风扇转速过慢,达不到所需的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水轮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水轮机,包括进水闸、扁平管状连接管、压力调节装置、上调水板、上挡水板、齿形槽斗、主轴、转筒、封水板、出水口、下挡水板、调节部件、弹性部件、下调水板,所述进水闸的入水口设有扁平管状连接管,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设在扁平管状连接管内,压力调节装置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管内部的上调水板和下调水板,以及调节部件,所述上挡水板连接着上调水板,下调水板连接着下挡水板,所述水轮由主轴和转筒构成,主轴固定在转筒中心处,沿转筒圆周外表均匀地设有数个齿形槽斗,所述齿形槽斗在转筒径向方向上的基本形状是三角锯齿形,在齿形槽斗的两头有封水板,所述水轮一侧的部分齿形槽斗是动态紧密接触下挡水板和上挡水板,所述下调水板下方设有调节部件和弹性部件。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在水轮右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水轮机入水口内侧设置了压力调节装置,可以很好地控制水流大小,得到想要的动力,还有,通过水轮机水轮上的齿形槽斗蓄藏水重量来迫使水轮机旋转,大大提高了水能的工作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发电功率。使水轮机发电不再需要较大的水流量及较高的水位差,只要有持续不断的水流,并且水位落差大于水轮机蓄水箱到排水管的高度即可使用,不改变使用地域的水文地貌,节约了水源,降低了能耗,更加节能环保,尤其适合偏远地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水轮机,包括进水闸1、扁平管状连接管2、压力调节装置3、上调水板4、上挡水板5、齿形槽斗6、主轴7、转筒8、封水板9、出水口10、下挡水板11、调节部件12、弹性部件13、下调水板14,所述进水闸1的入水口设有扁平管状连接管2,所述压力调节装置3设在扁平管状连接管2内,压力调节装置3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管内部的上调水板4和下调水板14,以及调节部件12,所述上挡水板5连接着上调水板4,下调水板14连接着下挡水板11,所述水轮由主轴7和转筒8构成,主轴7固定在转筒8中心处,沿转筒圆周外表均匀地设有数个齿形槽斗6,所述齿形槽斗6在转筒径向方向上的基本形状是三角锯齿形,在齿形槽斗的两头有封水板9,所述水轮一侧的部分齿形槽斗6是动态紧密接触下挡水板11和上挡水板5,所述下调水板14下方设有调节部件12和弹性部件13,所述出水口10在水轮右下方。
优选的,所述齿形槽斗6在转筒7轴向方向上的基本形状是“V”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水流通过水闸1后,进入扁平管状连接管2,根据水流强度大小的不同,上调水板4、调节部件12、弹性部件13和下调水板14调整着入口的大小,得到所需的动力,当水进入水轮后,冲击着齿形槽斗6,从而带动主轴7和转筒8转动,产生的动力带动着发电机发电,通过出水口10将水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炎炎,未经李炎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21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流式水力发电装置
- 下一篇:基于半透膜减少增压柴油机NOx排放的装置